月下笛.雪中见池北横枝有忆和片玉

纸帐吹魂,芦帘低额,小眉横碧。

微吟掩抑,月落高楼闻篴。

卧空寒、残雪自香,一枝未折春暗识。

似盈盈碎玉,红冰销碎,有情沾臆。

东风旧地,携素手重来,画阑空拍。

簪英荐酒,苦为金钗留客。

想西江、缟衣夜还,采珠作泪花下滴。

剪苍云,又听栖禽对语成叹息。

形式: 词牌: 月下笛

鉴赏

这首《月下笛·雪中见池北横枝有忆和片玉》由清代词人郑文焯所作,描绘了一幅在雪夜中观赏池边横枝的美丽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回忆。

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中的池边横枝,通过“纸帐吹魂,芦帘低额,小眉横碧”这一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美的氛围。接着,“微吟掩抑,月落高楼闻篴”,通过月落与笛声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感。随后,“卧空寒、残雪自香,一枝未折春暗识”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虽是寒冬却蕴含生机的世界,暗示着春天的希望与美好。

“似盈盈碎玉,红冰销碎,有情沾臆”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雪的晶莹剔透与冰的融化过程,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之情。“东风旧地,携素手重来,画阑空拍”一句,似乎在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眷恋与不舍。

“簪英荐酒,苦为金钗留客”这一句,通过宴会的场景,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想留住美好的时光,又因现实的无奈而感到痛苦。“想西江、缟衣夜还,采珠作泪花下滴”则通过想象中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思念之情,仿佛在夜晚的江边,一位身着白衣的女子在哭泣,泪水化作珍珠,象征着词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思念。

最后,“剪苍云,又听栖禽对语成叹息”一句,以自然界的鸟儿对话,隐喻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在雪夜中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哀愁,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一)

啼红一枕酬恩重。暂见还疑梦。

销魂未抵梦中多,怊怅新来无梦、奈君何。

临分衣带留芗泽。此恨谁晓得。今年花满去年枝。

莫待明年憔悴、绿阴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二)

佳期长比初三月。意好无圆缺。霜花抵死守阑东。

剩得春心一寸、可怜红。

玉钗头上花狼藉,堕地知谁惜。新愁重理旧眉端。

著意人前妆澹、与郎看。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鹧鸪天

漫把新词当曲听。尊前一例断肠声。

料应欠我伤春泪,抱著红绡过一生。

花可可,意盈盈。小窗斜月旧帷屏。

天涯已自多情误,争忍才名更误卿。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水调歌头

春梦薄于酒,一醉已千秋。

为花起舞回雪,花下玉尊愁。

却笑髯仙多事,赢得人间香火,歌咏又苏州。

旧会几人在,残槁落沧洲。弄腰篴,怀蜀客,被紫裘。

十年墨泪,题处双塔白云留。

欲唱大江东去,又恐琵琶拨断,风月不分忧。

待把寒梅荐,长啸上西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