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口阻风

雪浪排空接海门,孤舟三日阻龙津。

曹瞒曾堕周郎计,王导难遮庾亮尘。

鸥散白云沈远浦,花飞红雨送残春。

篙师整缆候明发,仍谒荒祠问鬼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大雪如浪涌向海门,孤舟被困三天无法前行。
曹操曾中周瑜之计,王导难以抵挡庾亮的威势。
鸥鸟散去,白云低沉在远方的水边,落花如红雨,宣告着残春的离去。
船夫整理缆绳,准备迎接明天的日出,还要拜谒荒废的祠庙,祈求神灵指引。

注释

雪浪:大雪形成的波浪。
海门:江海口。
曹瞒:曹操的别称。
周郎:周瑜,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王导:东晋名臣。
庾亮:东晋名士,曾任宰相。
鸥散:鸥鸟飞翔散去。
白云沈:白云低垂下沉。
红雨:比喻落花如雨。
残春:即将结束的春天。
篙师:撑篙的船夫。
明发:天亮时出发。
荒祠:废弃的祠庙。
鬼神:指祈求的对象,可能包括各种神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花飘零,孤舟被困的冬日景象。"雪浪排空接海门"一句,通过对比性的语言,将雪花与波涛相联系,展现了雪势如潮水般连绵不断,几乎要与天空和大海相接。"孤舟三日阻龙津"则描写了一艘小船因风雪而被迫停泊三日之久,这里的“龙津”可能指的是一处有着深邃水域的渡口。

接着,诗人引入了历史典故:“曹瞒曾堕周郎计,王导难遮庾亮尘。”这里借用了曹操(曹瞒)和周瑜(周郎)的故事,以及王导和庾亮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无奈。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遭遇,暗示了个人在权力斗争中的微小与无力。

接下来的"鸥散白云沈远浦,花飞红雨送残春"则是转向自然景象的描写。“鸥”指的是水鸟,这里描述的是水鸟在白云之中消失于远处的河流。"花飞红雨送残春"则是在表达随着风雪的到来,春天最后的气息也被送走了。

最后两句"篙师整缆候明发,仍谒荒祠问鬼神"描绘了一位船夫在等待风雪过后的情况,他正在整理船上的缆索,准备一旦风向转变就启航。同时,诗人通过询问荒废的庙宇中的鬼神,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和探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雪景与历史人物典故的巧妙结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力以及对于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深厚学养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00)

史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元日观诸道士步虚

玄都开秘箓,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鸾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醉赠刘十二

春草正凄凄,知君过恶溪。

莺将吉了语,猿共猓然啼。

别路魂先断,还家梦几迷。

定寻雷令剑,应识越王笄。

树色多于北,潮声少向西。

椰花好为酒,谁伴醉如泥。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久雨

云影蔽遥空,无端淡复浓。

两旬绵密雨,二月似深冬。

诗酒从教数,帘帏一任重。

孰知春有地,微露小桃红。

形式: 五言律诗

吹笙歌

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湿燕支红。

玉桃花片落不住,三十六簧能唤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