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元韵

秋来闲兴每登临,因叩精蓝望碧岑。

强策羸骖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

同时览物悲欢异,自古忘名趣向深。

安得湖山归我手,静看云意学无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世事的哲理思考。

“秋来闲兴每登临”一句,描绘出诗人在秋天里经常攀登高处,以便欣赏周遭的风光。这里,“秋来”即是季节之转,也带有一丝凉意;“闲兴”则表明诗人的心境,是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后的自在与愉悦。

“因叩精蓝望碧岑”中的“叩”字,意味着轻敲门扉,引出下文的意境,而“精蓝”和“碧岑”则是对山色的描绘,“精蓝”可能指的是天空或远处山峰呈现出的深蓝色,而“碧岑”则明示了山峦的翠绿。

接下来的“强策羸骖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两句,诗人描述自己骑着马(这里用了“羸骖”来形容马的瘦弱,但仍不失其健壮)在山间小路上缓行,寻找清澈的溪水和坚硬的岩石。突然之间,一群隐藏在烟雾缭绕的林中之鸟儿惊飞而起,这景象既富有生动性,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界细腻感受的能力。

“同时览物悲欢异,自古忘名趣向深”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复杂情感。诗中虽未明言,但可推知诗人在欣赏山水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人间悲喜交加的情怀,以及历史长河中的无常。而“自古忘名趣向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功名利禄,追求精神世界深度的向往。

最后两句,“安得湖山归我手,静看云意学无心”,是诗人的一种愿景和心境。这里,“安得”表达了一种渴望,而“湖山归我手”并非字面上的占有,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融合与统一。紧接着的“静看云意学无心”则是在这种境界中观察云的变化,学习到一种顺其自然、不强加于物、不刻意追求的心态。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自在的追求,以及他那种超脱世俗、达观人生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回桡

柴荆散策静凉飙,隐几扁舟白下潮。

紫磨月轮升霭霭,帝青云幕卷寥寥。

数家鸡犬如相识,一坞山林特见招。

尚忆木瓜园最好,兴残中路且回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孙威敏公挽辞

功名一世事,兴废岂人谋。

重为苍生起,终随逝水流。

凄凉归部曲,零落掩山丘。

许国言犹在,奸谀可使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安丰张令修芍陂

桐乡振廪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传。

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为政似当年。

鲂鱼鱍鱍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胜游思为子留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岁晚怀古

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遗书废讨论。

问讯桑麻怜已长,按行松菊喜犹存。

农人调笑追寻壑,稚子欢呼出候门。

遥谢载醪袪惑者,吾今欲辩已忘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