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丹经千卷浩如林,妙诀无多底处寻。
但要灵台常似水,自然元海会生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真德秀所作的《赠夏宗禹(其二)》。诗中,诗人以炼丹修炼的典故为喻,表达了对修行和智慧追求的独特见解。"丹经千卷浩如林"描绘了丹书秘籍众多繁复的景象,暗示知识的广博。然而,诗人强调真正的秘诀并非藏于卷帙之间,而是"妙诀无多底处寻",意指真正的智慧和修为在于内心的修炼。
"但要灵台常似水",这里的"灵台"通常指人的内心,"水"则象征清澈透明,诗人倡导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平静,如同流水般无杂念。这样的修炼状态,"自然元海会生金",意味着只有当心灵如海般深邃且不受污染,才能孕育出内在的宝贵智慧和精神财富,即"金",象征着高超的境界和成就。
整首诗寓言深刻,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真正的人生真谛。
不详
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南宋后期理学家、大臣,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有《真文忠公集》都传世
虎头自合取侯封,好为明时立隽功。
做了玉关班定远,却陪芝岭夏黄公。
论命岂能修造化,相形那解脱头颅。
知君藻鉴真超绝,试问穷通改得无。
人言得罪为狂疏,若论狂疏罪不无。
亦既自呵还自笑,只缘骨相合崎岖。
冲寒暂行役,遗汝以青毡。
要识夜眠处,当如亲膝前。
凊温供子职,清白保家传。
小令多堪法,毋颛字画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