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三年宋玉墙东畔。怪相见、常低面。

一曲文君芳心乱。

匆匆依旧,□□吹散,月淡梨花馆。

秋娘苦妒浮金盏。漏些子堪猜是娇盼。

归去相思肠应断。

五更无寐,一怀好事,依旧蓝桥远。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晁补之所作的《青玉案》,通过对宋玉墙边的幽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与女子之间的情感纠葛。"三年宋玉墙东畔",暗示了两人长久的暗中相恋,而女子总是低头含羞,表现出她的矜持和深情。"一曲文君芳心乱",借卓文君的典故,形容女子听到琴声时心绪纷乱,暗示了音乐的魅力和情感的波动。

"匆匆依旧,□□吹散,月淡梨花馆",此处可能缺字,但从诗意推测,可能是形容夜色中的微风轻轻吹散了紧张的气氛,月光下的梨花馆显得更加清冷,为两人的幽会增添了几分凄美。"秋娘苦妒浮金盏",以秋娘自比,表达了女子对情敌的嫉妒,那杯中酒仿佛也成了她嫉妒的对象。

"漏些子堪猜是娇盼",漏壶滴水声似乎在传递着女子的期盼和等待,"归去相思肠应断"则预示着分别后难以承受的相思之情。最后,"五更无寐,一怀好事,依旧蓝桥远",五更时分仍无法入睡,满心的好事(指爱情)却只能遥想在那遥远的蓝桥,表达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又充满遗憾的月下相会图,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爱情观和生活情感。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二)晁达州见和

君似苍崖千仞竹,一枝孤映蒿萧。

箪瓢不减万钟豪。闲情搔短发,佳句咏纤腰。

罢酒兰舟回楚柂,相思何处今宵。

淮南幽桂水云饶。他年春草恨,应有小山招。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用韵和韩求仁南都留别

曾唱牡丹留客饮,明年何处相逢。

忽惊鹊起落梧桐。绿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风。

莫叹今宵身是客,一尊未晓犹同。

此身应似去来鸿。江湖春水阔,归梦故园中。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用韵和韩求仁南都留别

常记河阳花县里,恰如饭颗山逢。

春城何处满丝桐。纶巾并羽扇,君有古人风。

重向梁王台畔见,黄花绿酒谁同。

新诗别后寄南鸿。回头思照碧,人在白云中。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惟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