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晓汎图

晓景澹明月,落影潭西丘。

晴川挂烟树,光拂云河流。

枫林入行色,关山生白头。

羡羡画中人,忆我秦川游。

君帆渺何许,傥下沧浪洲。

沧浪吾有约,寄谢同盟鸥。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泛舟云溪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淡雅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晨曦初照、月影渐隐、山水相映、云河流光的美丽画卷。

首句“晓景澹明月”,开篇即点明时间与氛围,晨光微露,明月犹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朦胧的景象。接着,“落影潭西丘”一句,通过光影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潭水中的倒影与远处的丘陵相互映衬,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晴川挂烟树,光拂云河流”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晴朗的河川上挂着轻盈的烟雾,阳光轻柔地掠过云层,洒在流动的河流上,展现出一种柔和而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观。这里运用了“挂”和“拂”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烟雾与光线的动态美,使画面更加鲜活。

“枫林入行色,关山生白头”两句,视角再次转换,枫叶与山峦成为新的焦点。枫林的红叶与行人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彩丰富的画面;而“关山生白头”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峦在晨光中呈现出的苍茫之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与情感。

最后,“羡羡画中人,忆我秦川游”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画中人物的羡慕之情,以及对过往游历的怀念。这里的“画中人”不仅指画面上的人物,也暗含了诗人自己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

“君帆渺何许,傥下沧浪洲”两句,转而关注远方的船只,表达了对友人行踪的关切与期待。“傥下沧浪洲”一句中的“傥”字,增加了不确定性与期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沧浪吾有约,寄谢同盟鸥”两句,则以“沧浪”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鸥鸟之间的约定,寓意着对自由与友谊的向往。通过“寄谢”一词,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展现了其深邃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思考的艺术世界。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与想象的空间,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

收录诗词(26)

李汾(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为人跌宕不羁。工诗,雄健有法。举进士不第,一度为史馆书写。后为恒山公武仙行尚书省讲议官,又与仙不合,逃走被追获,被囚绝食死,年不满四十

  • 字:长源
  • 籍贯:金太原平晋

相关古诗词

古月一篇为裕之赋

古月天不收,敌君三万秋。

天孙弄明镜,光涌云间流。

忆昔放逐江南州,金陵女儿歌棹讴。

草裹乌纱巾,散著紫绮裘。

酒酣把玉笛,直欲扪参历井、骑斗牛。

醉中呼儿摇双舟,吾欲乘流下石头。

起来茫茫视八极,万里只有元丹丘。

丹丘子,游人间,风尘何为往复还。

玉华山人近招我,九日朝帝苍梧山。

形式: 古风

西归

扰扰王城足是非,不堪多病决然归。

只因有口谈时事,几被无心触祸机。

日暮豺狼当路立,天寒雕鹗傍人飞。

终南山色明如画,何限春风笋蕨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避乱西山作

三月都门昼不开,兵尘一夕捲风回。

也知周室三川在,谁复秦庭七日哀。

鸦啄腥风下阳翟,草衔冤血上琴台。

夷门一把平安火,定逐恒山候骑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夏夜

银潢淡淡没疏星,一阵凉从雨后生。

仰看浮云成独卧,数围蛛网络中庭。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