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赠程洁庵十六首(其七)

鼎立悬胎鼎,炉安太一炉。

但知生药处,便好下工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鼎立悬胎鼎,炉安太一炉”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古代炼丹术中的器具来隐喻修行与修炼的过程。在炼丹术中,“鼎”象征着转化与升华的容器,“胎”则代表了待转化的物质或心灵。“悬胎”意味着将转化的过程置于高处,象征着精神层面的提升和超越。而“炉安太一炉”,则是将修炼的中心放在“太一”之上,即追求宇宙真理和最高原则。

接下来的“但知生药处,便好下工夫”,则进一步阐述了修炼的关键在于了解并实践正确的路径。这里的“生药处”可以理解为生命的源泉或修炼的起点,强调了从源头入手的重要性。而“下工夫”则指出了实践与努力的必要性,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掌握和实现修炼的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炼丹术的术语为载体,表达了对内在修行和超越自我境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道家哲学中追求精神升华和宇宙真理的核心理念。

收录诗词(190)

李道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字:元素
  • 号:清庵
  •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相关古诗词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其八)

顷刻虚通实,须更有入无。

洁庵工成也,获得夜明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其九)

无药休轻举,生铅急下工。

驾车须坎虎,起火仗玄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其十)

二物情交合,三关路透通。

性天云起处,光照洁庵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其十一)

说破无为趣,玄关奥且深。

欲求天上宝,先觅水中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