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寒鸦

晚霜天外归飞急,凄凄噤寒无语。

水驿樯稀,河堤树老,羞说垂杨终古。

酸风听取,问积霰平林,旧巢安否。

黯澹丛祠,阵云吹送楚江暮。苏台前事暗数。

醉歌人未散,银箭催曙。

叫月声孤,栖烟梦冷,重忆昭阳何处。

萧条倦羽,怅子夜啼残,白头还苦。

鬓影相看,玉颜空泪雨。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齐天乐·寒鸦》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寒鸦归飞的凄凉画面。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晚霜天外归飞急”,开篇即以“晚霜”点明季节,渲染出一种寒冷而肃穆的氛围。“天外归飞急”则描绘了寒鸦在傍晚时分急匆匆地向归宿飞去的情景,既表现了寒鸦的本能反应,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急切与不安。

“凄凄噤寒无语”一句,通过寒鸦的沉默不语,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寒冷与孤独感,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内心的寂寥之情。

“水驿樯稀,河堤树老,羞说垂杨终古。”这几句通过描绘水边驿站稀疏的船只、河堤上老态龙钟的树木,以及垂柳的长久存在,营造出一种沧桑感和时间流逝的无奈。其中,“羞说垂杨终古”表达了对永恒不变事物的感慨,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生命短暂的哀叹。

“酸风听取,问积霰平林,旧巢安否。”“酸风”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刺骨的寒风,增加了环境的凄冷感。这一句通过询问积雪覆盖的树林中旧巢的安危,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担忧。

“黯澹丛祠,阵云吹送楚江暮。”“黯澹丛祠”描绘了黄昏时分,寺庙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幽静,而“阵云吹送楚江暮”则将视线引向远方,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

“苏台前事暗数,醉歌人未散,银箭催曙。”这里提到了古代吴国的苏台,暗指历史往事,通过“醉歌人未散”描绘了一幅热闹欢愉的场景,与前面的凄凉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而“银箭催曙”则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时间的无情流逝再次被强调。

“叫月声孤,栖烟梦冷,重忆昭阳何处。”“叫月声孤”描绘了寒鸦在月光下孤独的叫声,与“栖烟梦冷”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最后,“重忆昭阳何处”表达了对某个特定地点或人物的深深怀念,但具体指向不明,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萧条倦羽,怅子夜啼残,白头还苦。”“萧条倦羽”形象地描绘了寒鸦疲惫不堪的状态,与前面的“倦羽”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而“子夜啼残”则表达了夜晚的孤独与哀愁,与开头的“归飞急”形成鲜明对比。最后,“白头还苦”则直接抒发了词人年华老去、人生苦短的感慨。

“鬓影相看,玉颜空泪雨。”结尾两句通过“鬓影”和“玉颜”的形象对比,表达了对青春逝去、容颜老去的哀伤,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通过“空泪雨”这一细节,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综上所述,《齐天乐·寒鸦》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寒雀

故枝惊说平林尽,霜天几回漂泊。

画舫烟迷,朱桥日暮,多少荒凉村落。

空仓去却,叹廷尉门前,哭饥谁托。

化蛤余生,水云何处梦难著。枋榆重问旧约。

燕泥凋粉壁,一样萧索。

废垒闲寻,疏梅乍放,且喜幽香堪啅。

雕檐半角,更休忆华堂,那时行乐。

翠羽清啼,近来风信恶。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新雁过妆楼.琴砚是宾石所赠

晕墨凝香。诗魂化、犹依片玉琳琅。

半规蕉叶,凉信暗剪秋霜。

泪眼研愁书懒寄,更无梦约紫泉庄。黯情伤。

广平似石,特地回肠。

红丝当时共炙,借锦笺镂笔,写怨宫商。

断纹何许,年少惯倚疏狂。

而今赏音漫索,但目送西风归雁行。

相思处,在翠蟾铅水,盈盈一方。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新雁过妆楼.冰簪

漏咽铜签。飞琼过、瑶笄误落雕檐。

峭风寒剪,新意幻出纤纤。

镂雪镌霜帘影下,镜台未怯晓晴占。溜痕添。

悄移凤蜡,珠颗教衔。

犀椎敲来尚惜,衬绮疏翠幌,碧润偷拈。

弄妆呵手,春恨暗触晶奁。

鬟云更谁试插,但著指、防他清泪淹。

芳魂去,待化成娇玉、花香一篸。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诉衷情

芳径。人静。帘外影。晓朦胧。花信早。颠倒。任春工。

莺语隔房栊。匆匆。画楼今夜风。是残红。

形式: 词牌: 诉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