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志欲收九族,别离乃同生。
谁能成此意,惟有孔方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他的第十四弟归洪州所作的赠行诗中的第三章。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离家远行的深深挂念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志欲收九族,别离乃同生"这两句,诗人以家族为纽带,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表达了希望家族成员能够团结一心的愿望。然而,实现这个愿望的困难在于"谁能成此意,惟有孔方兄",这里的"孔方兄"暗指钱币,暗示在现实中,物质条件往往是维系大家庭和睦的关键。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山芽落硙风回雪,曾为尚书破睡来。
勿以姬姜弃蕉萃,逢时瓦釜亦鸣雷。
整冠行客莫先尝,杨子家无数仞墙。
假借肃霜令弄色,勾添寒日与争黄。
往往携家来托宿,裙襦参错佛衣巾。
未嫌满院油头臭,蹋破苔钱最恼人。
招潮瘦恶无永味,海镜纤毫只强颜。
想见霜脐当大嚼,梦回雪压摩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