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秋赋别江寿翁

忆向西风折翅归,每忻黄菊满疏篱。

十书诣阙无知己,千里离家有路歧。

岁月易惊孤客梦,文章难比少年时。

荻花芦叶休凄怨,自有新开窦桂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回忆往昔,在秋风中折翼归来,每当看到菊花盛开在稀疏的篱笆旁,我心欢喜。
曾经十次寄书朝廷,却无相识的朋友,离家千里,道路迷茫。
岁月匆匆,让孤独的旅人惊觉梦境易逝,如今的文章才华已不如少年时期。
不要再为荻花和芦叶的凋零而哀怨,因为新的窦桂枝终将绽放。

注释

向西风:秋风。
折翅归:折断翅膀归来,比喻失意或挫折。
忻:欢喜。
十书:多次写信。
阙:朝廷。
知己:知心朋友。
易惊:容易感到惊吓。
孤客:孤独的旅人。
少年时:年轻的时候。
凄怨:哀怨。
新开窦桂枝:新开的窦桂枝,象征新生或希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柴望的《金陵秋赋别江寿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离别时的感慨。首句"忆向西风折翅归"描绘了诗人曾在秋风中归来的情景,可能暗示着过去的挫折或失意。"每忻黄菊满疏篱"则借黄菊盛开的篱笆,寄托了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十书诣阙无知己"表达了诗人身处京城却感到孤独,无人理解的苦闷,"千里离家有路歧"进一步强调了远离家乡的迷茫与艰辛。"岁月易惊孤客梦"感叹时光匆匆,孤独的生活让梦境都变得敏感易碎。

"文章难比少年时"流露出对青春才情的追忆,暗示现在的成就难以超越过去的自己。最后两句"荻花芦叶休凄怨,自有新开窦桂枝"以自然界的变化劝慰自己,不必过于伤感,因为未来总会有所转机,新的机遇和朋友将会出现。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71)

柴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号:秋堂
  • 籍贯:江山
  • 生卒年:1212—1280

相关古诗词

客中夜雨

离情先怯向边州,寒叶敲窗更报秋。

几点搅残千里梦,一声滴作两乡愁。

苦缘杨柳沾离席,偏傍梧桐溅小楼。

惟有孤灯照明灭,夜深无语揽重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马太初之越

一去山阴一冉溪,如何还只恁分携。

雨无聊赖人无寐,水又潺湲鸟又啼。

明日不知君上马,中宵谁与共闻鸡。

去时应有兰亭句,为我临池援笔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叶若矶之金陵谒信庵

一片斜阳落渡头,青衫乌帽独登楼。

江流建业三千里,山色淮南数百州。

都督正开羊祜府,谁人得上李膺舟。

此行不为扬州鹤,一字犹堪万户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朱南山开蜀阃

殿上传宣内引官,一封历历奏忠肝。

八千里路先声至,百万都人夹道观。

节度晋公先授钺,淮阴韩信旧登坛。

擎天正要中流柱,莫拟人间蜀道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