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

形式: 押[尤]韵

翻译

曾经阅读过记载神仙和王母的传记,

注释

曾读:曾经阅读。
列仙:列举的仙人,指各种仙人的传记。
王母:指西王母,中国神话中的女神。
传:传记,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字。
九天:古代称天有九重,这里泛指天界,天堂。
未胜:比不上,不及。
此中:这里,指所描述的地方或境界。
游:游玩,畅游。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于鹄之手,它们深含哲理,蕴意丰富。首先,“曾读列仙王母传”,表明诗人对道教经典《列仙传》和有关西王母的神话故事有所了解,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神仙文化的一部分。这里“列仙”指的是众多被尊为仙者的历史人物或神话人物,他们的故事往往与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等神奇事迹相连。西王母则是道教中主宰寿命和灵山福地的女神,常被描绘为能够授予长生之药。

“九天未胜此中游”,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种超脱感。此处“九天”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天界,在这里代表着最高的精神追求。“未胜”意味着即便是这样的高境界,也不如诗人目前所经历的“此中游”。这里的“游”字,蕴含了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意思。整句话体现了一种对尘世束缚的超越,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高度肯定。

综上所述,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于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精神追求,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哲思情怀。

收录诗词(70)

于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相关古诗词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二首(其一)

楼因藩邸号,川势似依楼。

显敞含清暑,岚光入素秋。

山宜姑射貌,江泛李膺舟。

郢曲思朋执,轻纱画胜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二首(其二)

极目郡城楼,浮云拂槛愁。

政成多暇日,诗思动先秋。

远霁千岩雪,随波一叶舟。

昔曾窥粉绘,今愿许陪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

萧条历山下,水木无氛滓。

王门结长裾,岩扃怡暮齿。

昔贤枕高躅,今彦仰知止。

依依瞩烟霞,眷眷返墟里。

湛生久已没,丘也亦同耻。

立言咸不朽,何必在青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郡斋卧疾赠昼上人

夙陪翰墨徒,深论穷文格。

丽则风骚后,公然我词客。

晚依方外友,极理探精赜。

吻合南北宗,昼公我禅伯。

尤明性不染,故我行贞白。

随顺令得解,故我言芳泽。

霅水漾清浔,吴山横碧岑。

含珠复蕴玉,价重双南金。

的皪曜奇彩,凄清流雅音。

商声发楚调,调切谱瑶琴。

吴山为我高,霅水为我深。

万景徒有象,孤云本无心。

众木岂无声,椅桐有清响。

众耳岂不聆,钟期有真赏。

高洁古人操,素怀夙所仰。

觌君冰雪姿,祛我淫滞想。

常吟柳恽诗,苕浦久相思。

逮此远为郡,蘋洲芳草衰。

逢师年腊长,值我病容羸。

共话无生理,聊用契心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