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庶子寄题兄长建州廉使新亭

谢守高斋结构新,一方风景万家情。

群贤讵减山阴会,远俗初闻正始声。

水槛片云长不去,讼庭纤草转应生。

阿连诗句偏多思,遥想池塘昼梦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谢守在高雅的书斋中营造了新的景象,这里的风景仿佛蕴含着万家的情感。
众多贤才聚集如同当年山阴之会,遥远的俗世初次听到正始时代的学术之声。
水边的栏杆上常有片云停留不去,法庭上的细草似乎也随着时光生长。
阿连的诗句充满了深深的思绪,我遥想他在池塘边白日梦中的情景。

注释

谢守:指地方官员。
高斋:高雅的书斋。
一方风景:周围的景色。
万家情:众多人的情感。
群贤:众多贤能之人。
山阴会:指东晋名士谢安、王羲之等在山阴(今浙江绍兴)的聚会。
远俗:偏远地区的百姓。
正始声:正始年间(魏晋时期)的学术或文艺风格。
水槛:水边的栏杆。
纤草:细小的草。
应生:似乎在生长。
阿连:诗人名字,这里泛指。
诗句:诗篇。
多思:深沉的思绪。
昼梦:白天的梦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任所新建的高斋,环境优美,成为一方佳境,不仅吸引了许多贤达之士前来观赏,还影响到了远处的乡俗,让人们开始听闻一种新的正始文化的声音。水边的竹林常年不减,庭院里的细草随风生长,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和细腻描绘。

诗中的“阿连”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某种特定的风物,诗句中透露出诗人思念之情,远在他处的池塘也成了他的梦境。整首诗通过对新建高斋及周围景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淡雅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化交流和影响力的期待。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和印先辈及第后献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

成名郊外掩柴扉,树影蝉声共息机。

积雨暗封青藓径,好风轻透白莎衣。

嘉鱼始赋人争诵,荆玉频收国自肥。

独坐公厅正烦暑,喜吟新咏见玄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过金舅氏五柳园旧居

红土山前柳色深,几年悽怆在江浔。

养花天气春寒浅,易主亭台往事沈。

瘴雨蛮烟悲宦况,蛛丝蜗篆尚庭阴。

回思赌墅围棋日,寂莫羊昙泪满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江州江中丞见寄

贾傅南迁久,江关道路遥。

北来空见雁,西去不如潮。

鼠穴依城社,鸿飞在泬寥。

高低各有处,不拟更相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和江西萧少卿见寄二首(其一)

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纪穷通聚散三。

老去何妨从笑傲,病来看欲懒朝参。

离肠似线常忧断,世态如汤不可探。

珍重加餐省思虑,时时斟酒压山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