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峰南一寺,最胜是仙源。
峻坂依岩壁,清泉泄洞门。
金函崇宝藏,玉树閟灵根。
寄谢香花叟,高踪不可援。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佛寺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寺庙布局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这座寺院的赞美之情。
“碧峰南一寺,最胜是仙源”两句设置了全诗的意境,将寺院置于碧绿的山峰之下,强调了这里环境的清幽与神秘。"最胜"表明这寺庙在众多地方中尤为出色,而"仙源"则赋予了这里超凡脱俗的气息。
接下来的“峻坂依岩壁,清泉泄洞门”进一步描绘了寺院所处的自然景观。"峻坂"形容山路陡峭,"依岩壁"则说明寺院紧邻岩石而建,而"清泉泄洞门"则描写了清澈的泉水从山间流淌,通过洞穴中穿行,最终汇成一道美丽的溪流。
“金函崇宝藏,玉树閟灵根”两句则转向寺内的景象。"金函崇宝藏"可能指的是寺内珍贵的佛教文物或经典被妥善收藏,而"玉树閟灵根"则形容寺院中生长着珍贵的玉质之树,传达了一种神圣与高洁的气息。
最后,“寄谢香花叟,高踪不可援”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主持或某位德高望重者的敬意。"香花叟"可能是对某位僧侣的尊称,而"高踪不可援"则强调了这位人物德行高尚,令人难以企及。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院外自然景观和内在精神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崇高纯洁的意境。
不详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旧宅人何在,空门客自过。
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
小洞生斜竹,重阶夹细莎。
殷勤望城市,云水暮钟和。
半岩开一室,香穟细氛氲。
石上漱秋水,月中行夏云。
律持僧讲疏,经诵梵书文。
好是风廊下,遥遥挂褐裙。
十亩长堤宅,萧疏半老槐。
醉眠风卷簟,棋罢月移阶。
斫树遗桑斧,浇花湿笋鞋。
还将齐物论,终岁自安排。
僻巷难通马,深园不藉篱。
青萝缠柏叶,红粉坠莲枝。
雨燕衔泥近,风鱼咂网迟。
缘君寻小阮,好是更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