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自秦汉而下无一语焉至宋鲍参军照始赏其韵而寓之诗然则梅之见于赋咏者实自明远始也用韵二首(其二)蜡梅

色异政自贵,香清未堪嗟。

灵蜂擅造化,幻作姚家花。

丰姿轻明体充实,染透蔷薇毓晴日。

从称紫晕黄檀心,桃李依然是凡质。

形式: 古风

翻译

色泽独特,自然显珍贵,香气清雅不需哀叹。
神奇蜜蜂掌控天地,变幻出姚家独有的花朵。
花形轻盈,体质饱满,仿佛被蔷薇的晴日色彩浸染。
被誉为紫晕黄檀心,即使与桃李相比,它依然非凡脱俗。

注释

色异:颜色与众不同。
政自贵:自然显得珍贵。
香清:香气清淡。
未堪嗟:无需感叹。
灵蜂:神奇的蜜蜂。
擅造化:掌控天地变化。
幻作:变幻成。
姚家花:指特定品种的花。
丰姿:优美的姿态。
轻明:轻盈明亮。
体充实:体质丰满。
染透:浸染透彻。
蔷薇:蔷薇花。
毓晴日:孕育晴朗的日子。
紫晕黄檀心:具有紫晕和黄檀心般的色彩。
桃李:泛指普通桃树和李树。
依然是凡质:仍然是平凡的品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学箕创作的《蜡梅》,其中展示了诗人对蜡梅花独特的欣赏和描绘。开篇“色异政自贵,香清未堪嗟”表达了蜡梅与众不同的高贵之美和清新之香,以及这种美好尚未被世人充分领略的惋惜。紧接着,“灵蜂擅造化,幻作姚家花”则是对蜡梅独特魅力的一种神话般的描写,将其与传说中的仙花相提并论,彰显了诗人眼中这种花卉超凡脱俗的特质。

“丰姿轻明体充实,染透蔷薇毓晴日”一句,不仅描绘了蜡梅外形之美,而且通过对光线和色彩的刻画,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内涵丰富的意境。而“从称紫晕黄檀心,桃李依然是凡质”则是在强调蜡梅与其他普通花卉如桃李等相比,更显得高洁脱俗。

诗人通过对蜡梅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这种植物之美,而且也流露出诗人自身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既有鲜明的视觉形象,也蕴含深邃的情感内涵,是一篇融合了自然写实与浪漫想象的佳作。

收录诗词(204)

刘学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字:习之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相关古诗词

萧长公来访示以诸公诗卷谓与予游从之久不能一辞为赠颇相噍责予赋之不可辞之亦不可皆有说焉名章俊语前后相望无数次乎其间是睹西子之容而自增丑耳所不容却者予年十五时海山官丁受琴于长夫今予年四十与长夫有二十五年之旧辞之弗作其可乎因书长句

人生立志各有癖,浃髓沦肌疗无术。

君不学少年奏赋明光宫,又不能桑麻谷粟去作田舍翁。

苦心竭虑淡泊音,手携三尺绿绮琴。

七弦指下丛然鸣,于以求见古人心。

古音寥寥失微妙,郑卫淫哇竞蝉噪。

君独优游夷愉广厚而高明,鼓有虞氏之南风,赓之以文王宣父之操。

若人来索便与弹,略不訑訑见颜貌。

绝之不作卫次公,却之常嗤戴安道。

顾我与君幽趣同,海山尚忆初相逢。

我时十五始冠巾,君亦壮年气如虹。

夜窗拥衾月流空,促弦初学调商宫。

别来二十五春风,我犹故吾君学通。

五音六律知者稀,一生辛勤造精微。

心存至乐物莫移,殆类闻韶子在齐。

洋洋盈耳不疗饥,任从妻子相号啼。

浮云柳絮无根蒂,世事乘除几荣悴。

祇今物我俱忘情,与君同寻方子春。

形式: 古风

萧长公来访示以诸公诗卷谓与予游从之久不能一辞为赠颇相噍责予赋之不可辞之亦不可皆有说焉名章俊语前后相望无数次乎其间是睹西子之容面自增丑耳所不容却者予年十五时海山官丁受琴于长夫今予年四十与长夫有二十五年之旧辞之弗作其可乎因书数言

生平不愿为佣书,亦不愿作章句儒。

酒酣诗成吐素霓,意气凛凛吞千夫。

前年排云叫阊阖,出门一夜车四角。

去年海峤席未温,一舸乘潮又催□。

大江之西日本东,庐陵文物常称雄。

决科岁占十八九,君当努力提词锋。

才高不用长叹息,四海弥天岂无识。

壮年怀居亦何有,著眼带砺开胸臆。

岩岩柏府凌高寒,豪士倾盖宜交欢。

我知屠龙不屠猪,食马政欲食马肝。

吴姬压酒飘香絮,谪仙神游歌白纻。

敬亭惟有孤云閒,欲雨人间亦飞去。

形式: 古风

插秧歌

农夫戢戢清波阔,秧稻茸茸森石发。

父儿呼唤手拔齐,千把万把根连泥。

四更乘月躅陇陌,晓烟渐散东方白。

归来吃得饭一盂,担到田头汗似珠。

蹲身擘丛种入土,不问朝昏与亭午。

肌肤剥裂肉起皮,烈日才阴又风雨。

秋收幸值岁稍丰,谷贱无钱私债重。

连忙变转了官赋,霜雪冻饿愁穷冬。

吁嗟四民天地间,服田力穑良独艰。

寄言安坐西方辈,汝饱不惭吾厚颜。

形式: 古风

紫溪庄即事

嶂碧枫丹色倍鲜,路回烟袅认前川。

霜阴酿晚意将雨,风厉裂云时见天。

古木叶彫乌矍铄,平田沙冷鹭联拳。

稻粱割尽村原迥,落日牛羊傍水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