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綵笔昔游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其八》。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这首诗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开篇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昆吾”指的是昆仑山,这里借用传说中的仙境来形象地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紫阁峰是指皇帝所居之处,峰阴入渼陂则是在描绘深秋时节的幽静与苍茫。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这两句诗中,“香稻”指的是稻谷的香气,而“啄馀”则形容鸟儿在田间觅食的情景;“碧梧栖老”则是对古树的描绘,凤皇枝则是在点缀仙境的意象。这些生动细致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远离尘世、隐逸山林生活的向往。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这两句则是诗人借景抒情。佳人拾翠,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美好女性采摘花草的情景,而“仙侣同舟晚更移”则是在表达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愉悦,以及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深沉感慨。
“綵笔昔游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末尾两句诗中,“綵笔昔游”则是在回忆过去的游历,而“干气象”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悲凉。“白头吟望苦低垂”,则是在抒发年华老去、壮志未酬之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境界的向往,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波动和深刻的内心体验。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江涛万古峡,肺气久衰翁。
不寐防巴虎,全生狎楚童。
衣裳垂素发,门巷落丹枫。
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赞功。
高秋苏病气,白发自能梳。
药饵憎加减,门庭闷扫除。
杖藜还客拜,爱竹遣儿书。
十月江平稳,轻舟进所如。
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
他日伤心极,征人白骨归。
相逢恐恨过,故作发声微。
不见秋云动,悲风稍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