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小松二首(其二)

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

柔苙渐依条,短莎还半委。

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

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繁密的花枝上新长出嫩黄,细长的花瓣像纤纤白皙的手指攒聚。
柔嫩的柳条渐渐依附着枝条生长,短短的莎草还半垂着未挺直。
清风不分昼夜地吹拂,那直冲云霄的气势何时才会停息。
这株千年老盘龙树,它那长长的鳞状树皮便是从此时开始展现的。

注释

簇簇:繁密的样子。
枝新黄:新长出的嫩黄色枝条。
纤纤:细长的样子。
攒素指:聚集如同白皙手指般的花瓣。
柔苙:指柔嫩的柳条。
依条:依附着枝条。
短莎:短小的莎草。
半委:半垂,未完全挺立。
清风:和煦的风。
日夜高:不分昼夜地吹拂。
凌云:直冲云霄。
意何已:气势何时停止。
千岁:形容极其古老。
盘老龙:比喻老树如盘曲的老龙。
修鳞:长长的像龙鳞一样的树皮。
自兹始:从这个时候开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簇簇枝新黄"一句,写出了树木枝条上新长出的嫩黄色的叶子,它们紧密地簇拥在一起,显得生机勃勃。"纤纤攒素指"则形象地描绘了细腻的枝条和如同细指般柔软的叶梢。

接着,"柔苙渐依条"表明那些柔弱的小草正在缓慢地沿着树枝生长,而"短莎还半委"则写出了草儿虽然短小,但仍然在风中摇曳,显得有些妩媚。这些描写都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赞美。

"清风日夜高"一句,通过清风的高扬,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凌驾尘嚣之上的意境,而"凌云意何已"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永恒与远大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凌云”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的高洁情操和不凡的志向。

最后,"千岁盘老龙"形象地比喻了长寿之物,而"修鳞自兹始"则表明从这一刻起,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创作就像这古老的龙一样,开始其漫长而深远的旅程。这里,“修”字暗含诗人对自己艺术生涯的期许与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永恒和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象、达于心灵的境界。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贞元历

象魏才颁历,龙镳已御天。

犹看后元历,新署永贞年。

半岁光阴在,三朝礼数迁。

无因书简册,空得咏诗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节度使宅北隅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林莺舌两三声。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词调清婉难于遍酬聊和诗首篇以荅来贶

扰扰纷纷旦暮间,经营闲事不曾闲。

多缘老病推辞酒,少有功夫久羡山。

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钟漏下重关。

何由得似周从事,醉入人家醒始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初除浙东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

嫁时五月归巴地,今日双旌上越州。

兴庆首行千命妇,会稽旁带六诸侯。

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鸯煖共游。

我有主恩羞未报,君于此外更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