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历

象魏才颁历,龙镳已御天。

犹看后元历,新署永贞年。

半岁光阴在,三朝礼数迁。

无因书简册,空得咏诗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朝廷刚颁布新历法,皇帝的车驾已上天。
人们还在使用去年的历书,上面新标注了永贞的年号。
半年的光阴已经流逝,朝廷的礼仪制度屡屡变迁。
没有机会参与书写历史,只能空自吟诵诗篇。

注释

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用以悬示法令。
才:刚刚。
颁历:发布新的历法。
龙镳:指皇帝的车驾,镳为马嚼子,借指车马。
御天:指皇帝登基或出行。
犹看:还在使用。
后元历:指前一个年号的历书。
新署:新标注。
永贞年:某个特定的年号,这里泛指新的一年。
半岁:半年。
光阴:时间。
在:已经过去。
三朝:短时间内的多次更替,这里指朝廷政事频繁变动。
礼数迁:礼仪制度发生变化。
无因:没有机会。
书简册:参与书写历史记录。
空得:只能。
咏诗篇:吟诗作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贞元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象魏才颁历,龙镳已御天。”这里借用了古代皇帝即位后颁布新历的典故,通过“象魏”来暗示唐朝的繁华,而“龙镳”则是皇权的象征,表明皇帝已经登基。诗人可能在此提醒读者注意历史的轮回和政权的更迭。

“犹看后元历,新署永贞年。”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朝代更替。“后元”指的是即将到来的新时代,而“新署永贞年”则表明新的纪年已经开始,但这种“永贞”的名称却未必能保证长久的平静。

“半岁光阴在,三朝礼数迁。”这里诗人感叹时间飞逝,一年已过半,而“三朝礼数迁”则指的是三个朝代(或三个皇帝)已经更替,礼仪和制度也随之改变。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的深刻体会。

“无因书简册,空得咏诗篇。”最后两句则显示出诗人的无奈与自我安慰。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没有合适的机会去记录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只能通过吟咏诗词来寄托心绪。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历史和朝代更迭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元稹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在这短短几句中展现了丰富的内涵。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节度使宅北隅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林莺舌两三声。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词调清婉难于遍酬聊和诗首篇以荅来贶

扰扰纷纷旦暮间,经营闲事不曾闲。

多缘老病推辞酒,少有功夫久羡山。

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钟漏下重关。

何由得似周从事,醉入人家醒始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初除浙东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

嫁时五月归巴地,今日双旌上越州。

兴庆首行千命妇,会稽旁带六诸侯。

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鸯煖共游。

我有主恩羞未报,君于此外更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初寒夜寄卢子蒙

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

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

倚壁思闲事,回灯检旧诗。

闻君亦同病,终夜远相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