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节度使宅北隅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林莺舌两三声。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襄阳城楼下的树木已形成浓密的树荫,荷叶像铜钱一样散落在平静的水面上。
轻拂水面的柳絮如同千万点飞舞的雪花,隔着树林传来黄莺断断续续的啼鸣声。
时而我会在水边静立,望着天上的云彩,每天则在楼前随意骑马漫步。
期待何时能让我像王粲那样登楼抒怀,想必庚公也会在月朗星稀之夜等待我这样的访客吧。

注释

襄阳:湖北省的一个历史名城。
楼下:城楼下方。
树阴成:树木形成的阴影密集。
荷叶:荷花的叶子。
如钱:形状像古代的铜钱。
水面平:水面平静无波。
拂水:轻轻触碰水面。
柳花:柳树的花或指飘落的柳絮。
千万点:形容数量极多。
隔林:从树林的另一边。
莺舌:黄莺的叫声。
两三声:偶尔几声。
有时:有时候。
水畔:水边。
看云立:站立着观赏云彩。
每日:每天。
楼前:城楼前面。
信马行:骑马随意行走。
早晚:迟早,何时。
暂教:允许,让。
王粲: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以登楼赋闻名。
上:登楼。
庾公:指东晋名士庾亮,曾任荆州刺史,好客喜文。
应待:应该会等待。
月分明:月色明朗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风景画面。开篇“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两句,通过对树荫和荷叶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环境,其中“树阴成”表现出浓密的树荫覆盖,而“荷叶如钱水面平”则形象地展示了荷叶的大小和水面的平静。

接着,“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林莺舌两三声”两句,不仅描绘了柳花随风舞动、点点繁星般散布的情景,而且通过“莺语”传达出鸟鸣的生动感,使读者仿佛能够聆听到夏日里那些细微而动人的声音。

下片“有时水畔看云立, 每日楼前信马行”两句,诗人以第一人称表达了自己有时候在水边观赏云彩,有时候则是在楼前的道路上悠然骑行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悟。

最后,“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分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希望得到朋友或知己的指导和等待良辰美景与之共同享受。这里的“早晚暂教”体现出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而“庾公应待月分明”则预示着一种期待,期待在明亮的月光下与朋友相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无限的向往。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词调清婉难于遍酬聊和诗首篇以荅来贶

扰扰纷纷旦暮间,经营闲事不曾闲。

多缘老病推辞酒,少有功夫久羡山。

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钟漏下重关。

何由得似周从事,醉入人家醒始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初除浙东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

嫁时五月归巴地,今日双旌上越州。

兴庆首行千命妇,会稽旁带六诸侯。

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鸯煖共游。

我有主恩羞未报,君于此外更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初寒夜寄卢子蒙

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

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

倚壁思闲事,回灯检旧诗。

闻君亦同病,终夜远相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别岭南熊判官

十年常远道,不忍别离声。

况复三巴外,仍逢万里行。

桐花新雨气,梨叶晚春晴。

到海知何日,风波从此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