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斋夜酌示诸生和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读书

蛙宫陈乐部,阶树应时禽。

虽无山水缘,耳畔足清音。

斋中何所有,木榻与布衾。

门庭多韵士,弦诵间豪吟。

灵气归海潮,自北以至南。

海霞朝夕变,涛声自古今。

人生如风萍,一别即商参。

念此恻中肠,惟赖酒杯深。

坐客扬清歌,歌罢还复斟。

颓然遂至醉,无言对韵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茅斋中饮酒的情景,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蛙宫陈乐部,阶树应时禽”,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景象,仿佛蛙鸣与鸟啼共同构成了美妙的乐章。接着,“虽无山水缘,耳畔足清音”表达了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斋中何所有,木榻与布衾”描述了简朴的居住环境,但“门庭多韵士,弦诵间豪吟”则展现了诗人周围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朋友们的琴声与吟诵声交织成一片,增添了生活的雅致与情趣。

“灵气归海潮,自北以至南”将自然界的壮丽景观与人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暗示着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大海的潮汐都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与智慧。接下来,“海霞朝夕变,涛声自古今”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人生如风萍,一别即商参”借用风中的浮萍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相聚与离别的深深感慨。“念此恻中肠,惟赖酒杯深”则流露出诗人借酒浇愁的情绪,试图在酒的麻醉中暂时忘却生活的忧愁。

最后,“坐客扬清歌,歌罢还复斟。颓然遂至醉,无言对韵琴”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欢聚畅饮的场景,通过音乐与美酒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饮酒(其一)

我不能饮酒,酒亦厌薄之。

试问清醒徒,何如浊醉时。

清浊两不受,醉醒宁在兹。

未饮颜先酡,客亦不我疑。

空杯谎枯肠,权为酷客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饮酒(其二)

酒肠比沧海,醉骨像邱山。

山水仁知徒,醉醒何足言。

中山千日醉,一饮当三年。

借问蜉蝣世,深杯能几传。

形式: 古风

和饮酒(其三)

醉翁不在酒,而得酒中情。

达士逃于酒,而争酒中名。

我亦两置之,陶陶乐其生。

醉吟泣风雨,落笔鬼神惊。

古来才仙者,多以酒而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饮酒(其四)

鸠鴳附鹏背,我姑从汝飞。

风高不得下,魄丧神亦悲。

茑萝与松语,毕世为君依。

长松摧为薪,问茑将安归。

欢轮有时竭,爱席有时衰。

当其欢爱时,尊酒莫相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