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四九)

天与之形,月皎河横。地与之仪,山高水低。

华灯连有据,桃李默成蹊。

十方三世混不得,万像森罗类莫齐。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和禅宗修行的意境。"天与之形,月皎河横",展现出天空的广阔和月亮的明亮,银河横亘其中,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受。"地与之仪,山高水低",则象征着大地的格局,山势巍峨,水流曲折,暗示出世间万物的秩序。

"华灯连有据,桃李默成蹊",运用比喻,将禅修者的心灯比喻为明亮的灯火,它们有序地排列,暗示修行者的内心清明,而默默无闻的桃李则象征着他们的德行如同自然之道,吸引人们跟随。

"十方三世混不得,万像森罗类莫齐",表达了禅宗超越时空的观念,认为世间万象虽然繁多各异,但在佛的智慧面前,皆无法区分,达到无分别的境地。这句诗体现了禅宗追求的空性与平等的哲学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寓言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境界,展现了禅宗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十四)

兀兀心传,了了忘缘。叶零白露,云散青天。

玉毂兔推而洗开夜色,银笼鹤出而飞度寒烟。

借功明位,借伴入廛。

应无爽而理之平等,用不勤而道之自然。

相逢识者,便与开拳。

形式: 押[先]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六十一)

白发颅上,青瞳眉底。雪点疏林,秋明野水。

万像自相投,一灵还不倚。

默默一尘入正受,历历诸尘三昧起。

形式: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四)

像取模画,人成幻化。得失一阄,是非一马。

建立摐摐,权行且且。平贴而安,放荡而野。

科臼弗存,轨仪何暇。饥则餐,饱则罢。

硬而枕,软而藉。出世间于世间,藏天下于天下。

更问如何,之乎者也。

形式: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五四)

写出老僧,形容可憎。秋生眼角,雪点眉棱。

胸次有丘壑,口头无葛藤。

功忘自据菩提座,照尽谁传般若灯。

借光施设,恰恰相应。

形式: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