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避寇

前年十月间,胡兵满大梁。

小臣阻天对,血涕夜沾裳。

去年十月间,左省谪征商。

扁舟归无处,江浙俱豺狼。

今年十月间,叛卒起南方。

官兵且二万,一旦忽已亡。

一身幸无责,奉亲走穷荒。

天宇如许大,八口无处藏。

空山四十日,画饼诳饥肠。

朅来古招提,和气霭脩廊。

迎门有禅伯,梵行照穹苍。

却念客无归,烧猪饭苏郎。

方袍二百指,祖灯其复光。

中有护法人,义气干天枪。

倒床得甘寝,不知冬夜长。

明朝曹夫子,破浪飞危樯。

入门郁春色,满船载琼浆。

高谈惊霹雳,佳句刻琳琅。

那知奔窜中,一乐得未尝。

何当扫阴雪,四海共春阳。

便携我辈人,浩歌归醉乡。

世事如奕棋,臧否均亡羊。

蓑衣可钓月,底处是金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前年十月间,敌军攻占大梁。
我身为小臣,无法逆天而行,只能泪水沾湿衣裳。
去年十月,我在左省被贬去经商。
无处可归,江浙之地也充满战乱。
今年十月,南方叛乱四起。
官军虽多,一日之间竟全部覆亡。
我幸免于责,为奉养亲人逃至荒野。
天地如此广大,八口之家却无处容身。
四十日空山生活,仅以画饼聊以充饥。
来到古寺,和气笼罩长廊。
禅师开门,梵音照亮天空。
想起客人无归,煮饭祭奠苏郎。
僧袍宽大,祖灯重燃希望。
寺中有护法之人,正义之气如天枪。
躺下得以安睡,不觉冬夜漫长。
明日曹夫子,乘风破浪前行。
入门春意盎然,满船皆美酒。
高谈阔论如雷,佳句如瑰宝。
身处逃难,却仍有片刻欢乐。
何时能扫除阴霾,共享春光。
愿带我等归乡,醉在欢歌之中。
世间之事如棋局,是非难辨。
即使蓑衣可钓月,何处寻觅金银官衔。

注释

胡兵:敌军。
小臣:自谦之词,指诗人自己。
左省:古代官署名,负责起草诏令。
谪征:被贬去远方任职。
扁舟:小船。
叛卒:叛乱的士兵。
八口:家人。
画饼:比喻虚幻的安慰。
招提:寺庙。
禅伯:修行的禅师。
祖灯:祖先或寺庙的守护神像前的灯。
护法人:保护佛法的人。
冬夜长:形容寒冷漫长的夜晚。
曹夫子: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友人。
琼浆:美酒。
琳琅:形容美好的诗文。
奔窜:逃亡。
阴雪:比喻困难和黑暗。
金章:象征权力和地位的金质官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遇。诗中通过对比前年、去年和今年十月间的不同状况,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变化和个人的无力感。

"胡兵满大梁"一句直接点明了战乱的严峻局势,小臣阻挡天子之命而身陷血涕,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混乱与危险。去年则是左省谪征商,扁舟无处可归,江浙之间充满了豺狼,隐喻着战火带来的毁灭和动荡不安。

今年叛卒起于南方,官兵二万一旦之间便已亡散,诗人自身虽然幸运地没有责任,但也只能奉亲逃难至穷荒之地。"天宇如许大,八口无处藏"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战乱时的茫然与无奈。

接下来的"空山四十日,画饼诳饥肠"显示了诗人在逃难中所遭受的饥饿之苦,而"朅来古招提,和气霭脩廊"则是对旧时和平景象的一种怀念。迎门有禅伯,梵行照穹苍,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但诗人却又被现实所困,无法摆脱。

最后几句"方袍二百指,祖灯其复光"中祖灯复光可能象征着希望之光重现,而"中有护法人,义气干天枪"则显示了在混乱中仍有人保持正义。诗人倒床甘寝,不知冬夜何时终了,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无奈与等待。

明朝曹夫子破浪飞危樯,入门郁春色,满船载琼浆,是对新的一年有所期待,但"高谈惊霹雳,佳句刻琳琅"中的佳句又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中仍然有着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那知奔窜中,一乐得未尝"则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一种无奈,而"何当扫阴雪,四海共春阳"则是一种对未来和平的渴望。最后"便携我辈人,浩歌归醉乡"表达了诗人想要带领同伴一起返回故土,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安宁。

整首诗语言精炼,情感深沉,通过对时间流转和个人命运的反复咏叹,展现了战乱时代士人的悲哀与无奈,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龙兴避难

傍山怪石如蹲虎,绝顶去天无尺五。

却披丛棘下山腰,丹碧照空飞栋宇。

道人养道厌尘劳,避世只嫌山不高。

那知行空老曼倩,窃食不遗王母桃。

松桧参天门昼闭,碧玉撷蔬饭炊雪。

百年冷坐无车音,一旦偕来真恶客。

当知喧寂无殊观,出世何妨在世间。

能致吾人师作古,龙兴今日始开山。

形式: 古风

再用南斋韵谢

沙溪清可啜,远山翠欲流。

翩然航一苇,浩歌入芦洲。

高堂上木杪,幽人事胜游。

但足箪瓢乐,不知天地秋。

我笔嗟无口,冥搜空掉头。

何如三才杰,等是济川舟。

开卷腾光怪,天上卿云浮。

阿云又嗣音,吾砚不欲留。

平生浪诗声,寒虫号清幽。

已对狂道士,从此敢吟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再次韵

我闻张微子,仰天能服雾。

又闻填海神,挥鞭石欲骛。

二子呼不来,登山自纠屦。

雷鼓速云阵,忽忽千岩布。

谁云九万隔高穹,玉女笑眼逼人红。

银浦遂倾瓜蔓水,雪浪欲浮天梁宫。

孤孙得糟时哺翁,汎汎浮家烟浪中。

竞呼力士来西域,临江吹缩十丈龙。

那知夏雨逢甲子,身如猪鸭不须鄙。

赤松作此岂无谋,门生主兵渠主水。

长江正欲截苻坚,夜亡智伯水如天。

此功朝成暮可霁,便当对月饮青田。

一雨从今十日约,要赓丰年入弦索。

凭君唤取阿戎俱,笑上天门同软脚。

形式: 古风

再次韵谢之(其二)

昌黎论佛骨,南行气亦壮。

献书请镂玉,却起北归望。

香山最风流,诗酒事夷旷。

那知闻琵琶,泪溅九江浪。

此身苦海中,风波随荡漾。

妄见分南北,无乃眼中障。

嗟我果何人,楚狂本天放。

外物不须论,有身今已长。

斥归水云乡,日醉莲花酿。

茗饮过陆羽,禅悦得文畅。

安此更何求,万里脱毡帐。

死生则置之,北邙岂俱瘴。

使君怜我愚,了无逐客怆。

谓我耕白云,不独齐眉饷。

诗来觅欢处,光芒不可仰。

欲醉桃李春,那忧贝锦谤。

赤脚敢云无,社舞非时尚。

侯门列蛾眉,一见吾其傥。

抛砖此当先,积薪君在上。

更为李与苏,两家按新唱。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