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早雁》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对大雁迁徙的描绘,寓含了深远的寓意与情感。
首句“一声初度自衡湘”,开篇即以雁鸣声起笔,仿佛是大雁从衡山湘水之间首次南迁的信号,引出对雁群迁徙的描写。接着,“断续天边见几行”描绘雁群在天空中时隐时现的景象,展现出雁阵的动态美。
“似有惊疑同避弋,只应来去为随阳。”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大雁以情感,它们似乎在空中相互间有着微妙的交流,或是因某种原因而显得有些惊疑,但最终还是遵循着自然规律,随阳而行,体现了大雁迁徙的规律性和自然界的和谐。
“高飞关塞何曾阻,久宿蒹葭渐有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大雁迁徙途中的坚韧与坚持,无论面对多高的关塞,它们都能勇敢地飞越;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要在芦苇丛中栖息,等待黎明的到来。
最后,“白首苏卿无恙在,北风时节倍思乡。”以苏武牧羊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苏武虽年老,但依然坚守信念,不改初衷,而诗人此时身处异乡,北风起时,更增思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大雁迁徙的壮丽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由、坚韧精神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