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次道省中初直

江南太守归,夜直省中闱。

霜气冷侵被,月光斜入扉。

官奴休执烛,侍史正薰衣。

展转不成寐,幽怀吟更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江南的太守归来,夜晚在皇宫中值班。
寒冷的霜气穿透了被子,月光斜照进房门。
仆人不必举着蜡烛,侍史正在熏香衣物。
翻来覆去无法入睡,幽深的情感只能低声吟唱。

注释

太守:指地方行政长官。
归:返回。
夜直:值夜班。
省中闱:皇宫中的官署。
霜气:寒冷的露水或霜冻。
侵被:穿透被子。
扉:房门。
官奴:宫廷仆人。
执烛:拿着蜡烛照明。
侍史:宫中负责文书事务的官员。
薰衣:用香料熏衣服以驱虫或增添香气。
展转:翻来覆去。
幽怀:内心深处的情感。
吟:低声吟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次道省中初直》,描绘了江南太守值夜班时的情景。首句“江南太守归”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背景,接着“夜直省中闱”写出了他在皇宫内值班的职责。诗人通过“霜气冷侵被”和“月光斜入扉”,细腻地刻画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以及明亮的月色穿透窗户的景象。

“官奴休执烛”暗示了环境已足够明亮,不必再举火照明,而“侍史正薰衣”则展示了宫中的日常细节,官员们在等待之余还在熏香取暖。最后两句“展转不成寐,幽怀吟更微”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只能借吟咏诗歌来排遣这份深沉的幽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诗人深夜值守时的孤寂与情怀,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清高与雅致。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和江邻几省中赏小桃

年年二月卖花天,唯有小桃偏占先。

初见嫩红无不喜,终知俗艳几多妍。

邻翁已折郊园里,贵客争誇粉署边。

可惜工夫吟向此,会须留醉牡丹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吴冲卿学士冬日私居事

人知何晏宅,近住白杨头。

车马不还往,诗书多蓄收。

风庭吹落叶,霜树立鸣鸠。

颇与市朝远,闭门凡几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宋中道元夕二首(其二)

春风来解吹残雪,灯烛迎阳万户燃。

竟看繁星在平地,不妨明月满中天。

赭袍已向端门御,仙曲初闻法部传。

车马不閒通曙色,康庄时见拾珠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宋次道奠石昌言舍人

金羁白马晓朝天,嘒管行车暮已传。

上帝楼成何遽召,青霄路绝不应还。

飘阶陨叶声凄若,隔幕孤灯夜寂然。

来奠一觞空湛湛,却思平昔泪涟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