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永丰被荐解组还朝

等之土蒲同,他岂不云便。

顾宁图此君,曾不鄙吾县。

小折彭泽腰,仰看督邮面。

何以剸尔繁,胸次刚百练。

何以活尔癃,笔下丹九转。

堂上琴昼弹,境中枕宵奠。

那知彼魏相,不谓吾宓贱。

物议任物情,处之以无辩。

吾事尽吾心,持之以无倦。

木秀风必摧,水清石自见。

论定无后言,政成有公荐。

万万字民心,聊复书四卷。

概之六经然,意视文更善。

掇置黄麻中,专美学士院。

万万字民功,聊复碑一片。

概之舆议然,实视声更羡。

掇置青编中,专美循吏传。

行车气骎骎,卧辙心恋恋。

中牟满考回,太傅独班见。

采珠有相酬,怀玉毋自衒。

我以无聊归,兹其不胜羡。

已已长杜门,行行稳乘传。

相望道何脩,相送足何殿。

缺然物将诚,聊尔诗当饯。

形式: 古风

翻译

同样生于尘土,他怎能不轻易
难道他不想效仿这样的君子,从未轻视过我的故乡
稍稍弯曲彭泽的身姿,抬头面对督邮的脸庞
如何裁剪这繁杂,胸中坚定如百炼钢
如何治愈你的病痛,笔下写出丹青九转
白天在堂上弹琴,夜晚在梦境中祭奠
哪知那魏国宰相,不认为我宓贱微
舆论任由人情摆布,我处世无需辩解
我尽我所能,持守不倦
树木高耸必遭风摧,清水之下石头自现
定论之后不再多言,政绩显赫自有公正举荐
写下万万字,只为百姓心声,暂且记入四卷
概览六经,文字表达更胜一筹
这些文字置于黄麻史册,专为学者所赞
万万字皆为民功,暂立碑文以示纪念
概括众议,实际声名更受羡慕
刻于青编史传,赞美那些优秀的官吏
车马疾驰,心中却留恋故居
中牟满载而归,太傅独自前来相见
采珠之人应有所回报,怀才者不必自我炫耀
我因无趣归去,对此深感羡慕
从此闭门不出,安心乘坐传车
遥望道路漫长,送别之情难以言表
万物皆有其序,诗歌作为临别赠礼

注释

相望:遥望。
相送:送别。
缺然物将诚:事物自然有序,各有其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为好友汪永丰被推荐解职还朝而作,表达了对汪永丰才德的赞赏以及对其仕途变动的感慨。诗中提到汪永丰才华出众,如彭泽折腰(喻指谦逊),笔下文章如丹砂炼九转,琴声悠扬,诗篇深得人心。诗人认为,汪永丰的政绩和人格魅力自然流露,无需过多解释,他的功绩将被历史铭记。

诗人以“木秀风必摧”、“水清石自见”比喻汪永丰的才华和品德终将得到认可,即使面临挑战也能坚持自我。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汪永丰回归朝廷的羡慕,以及自己选择隐退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以友情和诗歌作为送别,祝愿汪永丰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陈次毕刘德钦王才卿赴省

梅花争送君出乡,兰花争迎君入场。

两花之意岂不厚,非与喜机适相当。

集英对罢燕闻喜,红迎紫送馀桃李。

问燕无恙相识初,与莺莫逆半酣里。

中年得意非少同,未老更下不朽工。

气驱万物挫于笔,舌挽三江吞以胸。

形式: 古风

送陈待制自富沙移守京口

殿上旧开医国口,闽中新出活人手。

亘野桑麻水旱馀,连村烟火兵戈后。

饥得以食寒得衣,召为之父杜为母。

公为民赋闵雨诗,民为公立遗爱碑。

古人祈天剪爪尔,今守祷佛燃臂谁。

充其不忍寖以大,德之难忘特其微。

东闽人怪去何遽,南徐人怪来何暮。

油然无心出岫云,去来迟速随所寓。

汉相无人不曰归,韦贤未老何时去。

形式: 古风

送陈通卿赴省

闽南江西人,蓬梗适相会。

妙龄华发身,气味适相爱。

问其先世谁,意者了翁派。

肯学喜文章,绰有风流在。

自馀锻鍊方,犹鼓我炉鞴。

自馀组织工,犹勘我机械。

一投百无牾,始契终不外。

漕台开棘围,非金必沙汰。

也为八韵谐,辄擅诸生最。

明年动春官,再捷惊晚辈。

御楼昼刻长,入赴集英对。

危言撄龙鳞,稳步踏鹏背。

倘来幸勿骄,归学远且大。

形式: 古风

送钟上舍应禧

向上机关口挂壁,一言且蔽诗三百。

胸次融成安乐窝,笔头点出华胥国。

诚然甚正□而葩,要会百家归一家。

从建极来都有准,出游尘外始无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