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友人书怀(其一)

此生无意入修门,粗饱鸡豚短褐温。

卜筑几椽临水屋,经营数亩傍山园。

酒杯剩喜故人饮,书帙能遮老眼昏。

身世颇同猿择木,功名谁问鹤乘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我此生无意追求修行的道路,满足于粗茶淡饭和简朴的衣物。
我在河边建了几间小屋,又在山脚下经营了几亩田地。
我只愿与老友共酌,书籍足以慰藉我老眼昏花。
我的生活就像猿猴选择栖息的树木,功名利禄又有谁来关心呢?

注释

修门:修行的道路,指佛教或道教的出家之路。
粗饱:简单满足的饮食。
卜筑:选择地点建造房屋。
书帙:书籍卷轴,这里代指读书。
身世:个人的经历和命运。
猿择木:比喻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鹤乘轩:古代官车以鹤为饰,此处比喻功名富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生活理想。开篇即表明了对修道之门无心涉足,反而追求的是一种简单温饱的日常生活。"卜筑几椽临水屋"则进一步描绘了隐逸之所,选择在水边建造简陋的居所,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和退隐人生的追求。

"经营数亩傍山园"透露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土地劳作的期待。这种对土地的亲近感和生活自给自足的情怀,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操。

接下来的两句,"酒杯剩喜故人饮,书帙能遮老眼昏"则写出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两个乐趣:一是与旧友共饮,享受余欢;二是通过阅读来慰藉心灵,即使到了年迈眼昏时,也不失去这份精神的寄托。

最后两句"身世颇同猿择木,功名谁问鹤乘轩"则用了两个比喻。首先,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如猿择木一般寻找栖息之所,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其次,通过鹤乘轩的意象,传递出对功名利禄不再有所追求,更无需他人询问。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好的享受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人通过田园生活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归隐山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次友人书怀(其三)

布谷催春惜雨乾,白鸥江上未盟寒。

且倾客子酴醾酒,共享先生苜蓿盘。

我已悬车羞碌碌,公当鸣佩称珊珊。

休文才思虽多病,可是空吟红药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友人书怀(其二)

肠断春风杨柳花,中原何日再京华。

将军未报歌三箭,乐府徒传舞两娃。

会见敌营如竹破,不应淮甸又兵加。

频年寒食常为客,强索芳樽乐有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其二)

孤生投老急菟裘,万里云山已倦游。

共喜石交逢异县,更陪綵笔赋春愁。

无心俯仰犹多事,与世浮沉己拙谋。

冷雨吹花作寒食,三杯软饱且眠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其一)

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然烛九衢香。

车声驰道内家出,春色禁沟宫柳黄。

陵邑祇今称虏地,衣冠谁复问唐装。

伤心寒食当时事,梦想流莺下苑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