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肠断春风杨柳花,中原何日再京华。
将军未报歌三箭,乐府徒传舞两娃。
会见敌营如竹破,不应淮甸又兵加。
频年寒食常为客,强索芳樽乐有涯。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名为《次友人书怀(其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故土和亲朋好友思念之情的诗句,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战争的忧虑和生活的无奈。
"肠断春风杨柳花,中原何日再京华。"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景色与内心的相互作用,杨柳花在春风中飘扬,使得诗人对于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的痛苦感受倍增。"肠断"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思念之情的深切,而"何日再京华"则表达了对故土的渴望。
"将军未报歌三箭,乐府徒传舞两娃。"
这两句通过历史上的故事——将军在战场上还未来得及报告战果就射出了三支箭,而后世只记得《乐府》中的歌舞——表达了英雄业绩不被后人所了解的遗憾,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
"会见敌营如竹破,不应淮甸又兵加。"
这里诗人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场景,敌军像竹笋一样被击破,但战争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反而是战事不断地加剧,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厌恶。
"频年寒食常为客,强索芳樽乐有涯。"
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长期客居他乡,对于传统节日如寒食节的怀念。虽然生活中还有些许欢乐,但这些都无法弥补离家出走的孤独与寂寞。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故事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战争的反思,同时也映射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不详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孤生投老急菟裘,万里云山已倦游。
共喜石交逢异县,更陪綵笔赋春愁。
无心俯仰犹多事,与世浮沉己拙谋。
冷雨吹花作寒食,三杯软饱且眠休。
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然烛九衢香。
车声驰道内家出,春色禁沟宫柳黄。
陵邑祇今称虏地,衣冠谁复问唐装。
伤心寒食当时事,梦想流莺下苑墙。
平生自省宜三黜,老去何心望九迁。
避地湖山聊复尔,脱身兵火想当然。
浮家泛宅非无计,坎止流行本信缘。
犹恐惊涛翻四海,直须化鹤作飞仙。
夫差故国萦寒水,铁马南来忽振缨。
城上昏鸦争接翅,舟中逐客谨逃名。
胡笳怨处风微起,浊酒醒时梦易惊。
飘泊似闻山寺近,真成夜半听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