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陈允平的《有所思》,通过对过去美好情感的回忆,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沉思念和不舍。
“忆昔美人初别时,长亭两岸柳依依。” 这两句通过“忆昔”一词,引出了诗人对往昔情景的追忆,那时与美人分离的情境,如今在心头仍历历在目。长亭、柳树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
“今日美人天之涯,美人美人胡不归。” 这两句表达了对远方美人的思念和等待,天涯海角的距离让诗人更加怀念那位不能与自己相守的美人。这里的“胡不归”充满了无奈与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忆昔君别妾,分破青鸾镜,破镜如破心。”、“与妾表相忆,相忆图久深。” 描述了当初与情人的分别,连那面青鸾镜也被切断,一物一情,皆成碎片。诗人通过“破镜”比喻“破心”,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痛苦和不完整。而后两句则是对这份思念的强调,似乎在用画面来记录这份深长的情感。
再下来:“忆昔妾别君,剪断金凤钗,断钗如断肠。”、“赠君表相思,相思图久长。” 同样是对往事的回顾,这次是诗人自己在分别时所做的行为——剪断了那金色的凤钗。凤钗的断裂象征着内心的情感被切割,痛苦如同身体上的伤口。而后两句则是在表达这份相思之情是多么深长和持久。
最后几句:“一日一日复一日,青镜鸾孤钗凤只。”、“未必君相思,能如妾相忆。” 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对方是否也同样怀念自己的疑问。青镜、孤钗、凤只,这些意象在诗中不断出现,形成了一个关于美好记忆和深切思念的主题。
“寒衣剪就欲寄君,长安门外无行人。” 这两句则是在具体描述诗人对远方情人的关心,准备送去一件温暖的衣物,却发现门外竟然没有一人,这份寂寞和孤独感更加凸显了思念之深。
“雁声半夜西风恶,窗前一片梧桐落。” 这两句以秋夜的景象为背景,通过远处传来的雁鸣声和不吉的西风,以及窗前梧桐叶子的飘落,营造了一种凄凉、哀伤的情绪。这里的自然意象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呼应,增添了整首词的艺术魅力。
总体而言,这首《有所思》通过对往昔美好情感的回忆和对远方爱人深沉的思念,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内心世界,以及她们的情感丰富和生活中的孤独无助。诗中运用了大量意象和比喻手法,通过不断重复“忆昔”、“相忆”等词汇,强化了主题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是一首情感真挚、艺术成就极高的古代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