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僧舍呈赠李仲宣文学

竹深淮寺雪萧骚,一壁寒灯伴寂寥。

瘦尽骨毛终騕袅,蚀来锋刃转豪曹。

宦情冷落诗中见,谈态轩昂酒后高。

莫为无辜惜才术,圣明求治正焦劳。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夜深山寺庙的清冷画面,竹影斑驳,淮寺被雪覆盖,显得萧瑟寂静。诗人独坐一室,只有寒灯相伴,内心孤寂。他自比为竹子,尽管身形消瘦,但仍保持着坚韧的节操,如同刀剑在风霜中砺得更加锐利。诗中流露出仕途失意的落寞情绪,但诗人借酒浇愁后,谈吐依然豪迈。他劝告友人不必因自己的才华未被赏识而惋惜,因为圣明的时代正在积极寻求治世良策,亟需人才。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内敛,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品格和对国家兴盛的期待。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赠金陵明上人

高社似东林,修行岁月深。

讲多删旧抄,斋早唤幽禽。

上国名流重,诸方学者寻。

长因对清话,山阁转松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点绛唇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霜天晓角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

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梦绝。金兽爇。

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句(其二)

珠繁杨氏果,翠耀孔家禽。

形式: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