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十三)

玉堂挂珠帘,中有婵娟子。

其貌胜神仙,容华若桃李。

东家春雾合,西舍秋风起。

更过三十年,还成苷蔗滓。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华丽的厅堂挂着珠帘,里面住着美丽的女子。
她的容貌胜过天上的神仙,气质如桃花李花般娇艳。
东邻笼罩在春天的薄雾中,西邻则刮起了秋风。
再过三十年,她将如同甘蔗渣一般老去。

注释

玉堂:豪华的厅堂。
挂:悬挂。
珠帘:装饰有珠子的帘子。
婵娟子:美女。
其貌:她的容貌。
胜:超过。
神仙:神话中的仙人。
容华:容貌和风采。
若:像。
桃李:比喻青春美貌。
东家:东边的人家。
春雾:春天的雾气。
合:聚集。
西舍:西边的房屋。
秋风:秋天的风。
更过:再过。
三十年:三十年时间。
苷蔗滓:甘蔗榨汁后的渣滓,比喻衰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古代女性的婀娜多姿和生活情趣。"玉堂挂珠帘"一句,就设定了一个高贵雅致的环境背景,珠帘不仅是装饰,也隐约地保护着室内的私密与温馨。而"中有婵娟子"则引出了诗中的主角,这位女性以其柔美的姿态和神采占据了画面的中心位置。

接着,"其貌胜神仙"表达了这位女子之美,不仅超越了凡尘,更是胜过了天上的仙女。"容华若桃李"则用鲜明的比喻强化了她的美丽,桃李之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美好与生机。

诗人随后转向自然景观:"东家春雾合,西舍秋风起"。这两句描绘了一年四季的更迭,春天的薄雾包裹了东边的屋宇,而秋天的微风吹拂着西边的庭院。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最后,"更过三十年,还成苷蔗滓"这句话带有哲理的深度。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时间对美好事物无情的侵蚀,即使最美好的东西,也会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消亡,犹如甘甜的水果最终也只能化作渣滓。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对时间流逝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十九)

手笔太纵横,身材极瑰玮。

生为有限身,死作无名鬼。

自古如此多,君今争奈何。

可来白云里,教尔紫芝歌。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二十)

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逾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

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十二)

有一餐霞子,其居讳俗游。

论时实萧爽,在夏亦如秋。

幽涧常沥沥,高松风飕飕。

其中半日坐,忘却百年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十三)

妾在邯郸住,歌声亦抑扬。

赖我安居处,此曲旧来长。

既醉莫言归,留连日未央。

儿家寝宿处,绣被满银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