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箫出峡图

巅崖峭绝撑碧空,倒挂老松如老龙。

奔流落峡喷白雪,石角险过百丈洪。

我昔放舟从此出,牵柁失势气欲折。

春风回首三十年,至今认得山头月。

草堂清晨看图画,画里之人閒似我。

波涛汹涌都不知,横箫自向船中坐。

酒壶茶具船上头,江山满眼随处游。

安得更唤元丹丘,相携共上黄鹤楼。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峰陡峭直插蓝天,倒挂的老松像盘旋的老龙。
激流落入峡谷溅起白雪,石壁陡峭比百丈洪水还险峻。
我当年乘船离开这里,舵失控几乎失去力气。
三十年春风回首,那时的山头月依然记得。
清晨在草堂眺望画图,画中人悠闲得如同我。
波涛汹涌全然不顾,我在船上吹箫自乐。
酒壶茶具置船头,满眼江山任我游赏。
如何能再邀元丹丘,一同登上黄鹤楼共赏美景。

注释

巅崖:高峻的山崖。
峭绝:非常陡峭。
撑碧空:支撑着蔚蓝天空。
老松:古老的松树。
老龙:形容松树弯曲如龙。
奔流:急流。
喷白雪:溅起如雪的水花。
石角:岩石的尖角。
牵柁:拉扯船舵。
气欲折:气息几乎要断。
春风:和煦的春风。
草堂:简陋的草屋。
图画:眼前的景色仿佛画卷。
元丹丘:友人名。
黄鹤楼:武汉著名古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以"吹箫出峡图"为题,展现出元末明初画家王冕的笔下之景。首句"巅崖峭绝撑碧空",形象地刻画了峡谷的险峻与天空的高远,老松倒挂如龙,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奔流落峡喷白雪",运用比喻描绘瀑布飞泻的景象,犹如白雪般洁白。

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乘舟出峡的经历,"牵柁失势气欲折",表达了当时的紧张与惊险。而今春风拂面,回首往事,三十年光阴如梦,"至今认得山头月",流露出岁月流转的感慨。在草堂清晨,诗人欣赏着眼前的画卷,心境悠闲,仿佛画中人一般。

"波涛汹涌都不知,横箫自向船中坐",诗人悠然自得,不畏外界喧嚣,只在船中吹箫,享受孤独的宁静。"酒壶茶具船上头,江山满眼随处游",诗人以酒茶相伴,纵情山水,随性自在。最后,诗人发出对友人的呼唤,希望能与好友元丹丘一同登楼赏景,共享这份山水之乐。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眼前画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世俗的闲适情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王冕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情趣。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庐山行送行

庐山根盘几百里,屏风九叠开画图。

浮岚吐秀挹南斗,黛色眇眇来青湖。

山西石门翠如刷,山东石镜大如月。

三梁倒挂银河疏,六月飞花洒寒雪。

春风锦绣花玲珑,彩云盘结摩霄宫。

凉回紫极竹声远,红尘不到金芙蓉。

我昔曾穿谢公屐,散策曾寻谢公迹。

微风弄景松桧鸣,微雨弄晴瑶草碧。

重峦叠嶂烟凄迷,剥苔扫碧寻古题。

兴阑回首不知处,落花流水孤猿啼。

君作庐山游,揽结庐山秀。

拂拭双瞳人,细看莲花漏转首。

白云如雪飞,庐山面目非当时。

归来旧事不须问,石田水暖菖蒲肥。

形式: 古风

庐陵

庐陵曾记画锦堂,黼黻韩魏开忠良。

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贵岂止荣一乡?

寿张新得河东记,中陶乃是安阳裔。

知几不独见井泉,自是胸中有天地。

春风入帘春雨收,下堂不受黄河流。

綵衣诸郎舞新好,奉恩归拜髯参谋。

衣冠文物能潇洒,不羡老裴居绿野。

山中自有宰相家,休问桃源种桃者。

形式: 古风

张御史西山雪堂

张君住近西山麓,窗几虚明远尘俗。

悬崖绝壁堆琼瑶,叠嶂重峦隐青绿。

乾坤荡荡无痕瑕,世上儿子何繁华。

清高或作袁老梦,标致不取陶家茶。

千高望远忘世虑,写字读书皆有趣。

岁寒若与我为邻,与尔种梅千百树,坐令此处春无数。

形式: 古风

怀友

登楼复登楼,古月缺复满。

美人天一方,眷眷衣带缓。

沉吟向空窗,僩僩席不暖。

跬步隔千里,夜冷愁梦短。

卷纸难与伸,回肠终欲断。

何当御飙轮,相从事萧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