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出松坞明,露下莲塘清。
今宵好风色,独绕林下行。
百虫尔胡为,啧啧饶秋声。
求静不能得,我诗何由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月明中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寻求内心宁静却又感到困扰的状态。开篇"月出松坞明,露下莲塘清"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在明亮月光和清凉露水中的自然场景。
接下来的"今宵好风色,独绕林下行"表达了诗人对这宁静夜晚的喜爱,以及他独自漫步于林间的情形。这里的"好风色"不仅指的是外在环境的美丽,也暗示了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
然而,紧接着的"百虫尔胡为,啧啧饶秋声"却打破了这份宁静。"百虫"指各种昆虫,而它们的鸣叫声("啧啧")成为了诗人难以平静的心灵所感受到的干扰。这也许是因为夜晚的环境使得这些声音更加清晰,也可能是诗人的心境过于敏感。
最后两句"求静不能得,我诗何由成"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困惑。他渴望内心的宁静,却因为周围的声音无法达到,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创作状态。这里的"我诗"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作品,而"何由成"则是在问,他在这样的环境和心境中,如何能够写出好诗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感受的真实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与创作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城端有亭馀故基,吏曰旧榜题延晖。
行穿蒙笼倚孤陴,霜风飘萧吹我衣。
高林满郊目四围,云起日落晴烟飞。
感今念往聊久之,埤堄昏黑群鸦归。
新晴揉蓝染溪色,我爱常来坐溪侧。
一林奇石宛如画,两岸野花殊不识。
蝉鸣尽日竞何事,鹭下多时犹未食。
细观物理须静中,归去无辞更昏黑。
调御出火起正念,萨埵捧香生信心。
二士之意在笔外,彼太古者何情深。
孙老抱奇笔,临纸恣挥洒。
从头扫乱石,磥砢随墨下。
焦顽与圆润,无一不精者。
谁信万钧重,卷之不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