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寒冷的露水降临,我们的君王吟唱古风。
在重阳节这一天,恩泽普照,各国人民共享欢乐。
华丽的道路两侧,车马簇拥而行,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香气。
神都城气象万千,吉祥之气蒸腾不息。
音乐和谐,阴阳调和,光明照耀天地。
虽然受到如此恩惠,却无法回报这深远的功德。

注释

玉烛:古代对月亮的美称,也指代皇帝。
古风:古代的诗歌或风尚。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习俗。
万国:泛指天下各个国家。
神都:古代对京都的尊称,这里指长安或洛阳。
蔼蔼:形容繁盛、盛大。
葱葱:茂盛的样子,形容佳气。
律吕:古代音乐中的五声音阶,象征和谐。
鸿霈:大恩惠,比喻帝王的恩赐。
玄功:深奥的功绩,常指帝王的德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扬帝王德政、描绘节庆气氛的宫廷诗。

"玉烛降寒露" 一句以鲜明的意象展开了诗篇,设定了一种清冷而又神秘的早晨场景。"我皇歌古风" 则显示出帝王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继承,这里的“古风”不仅指音乐,也包含了广义的文化传统。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描述的是在重阳节这一特殊时刻,皇上的恩泽普及天下,使得各国人民都能共享这份喜悦。这里的“重阳”指的是重阳节,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重阳节或双九节。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这两句描写了节日里热闹而又庄严的场面。"绮陌" 指的是宽阔的道路,"拥行骑" 则是众多的马匹和骑士在路上行进,而“香尘凝晓空”则是这些活动所带来的香气与尘土在清晨的空中凝聚。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喜悦和祥瑞之气。"神都" 指的是皇宫或帝都,这里的“蔼蔼”形容皇宫庄严而又神圣的氛围;“佳气”则是指吉祥的气息,而“助葱葱”则表明这种美好的氛围如同茂盛的植物一般充满生机。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宇宙和谐、自然法则得以顺畅运行的情景。"律吕" 指的是音乐和法律,这里是指帝王通过音乐来调和阴阳,使之达到一种平衡;"景光天地通" 则表明在这样的节日里,宇宙间的光辉与秩序得以展现,并且能够沟通天地之间。

最后两句“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表达了诗人对帝王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无法完全回报这份恩泽的心情。"鸿霈" 指的是广博而深厚的恩德;"无以报玄功" 则是说即使有再多的努力,也难以完全回报这种深邃而神秘的功绩。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节日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帝王的德泽和文化传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帝王恩泽无法充分回报的感慨。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奉酬中书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

寥落曙钟断,微明烟月沈。

翠霞仙仗合,清漏掖垣深。

北极星遥拱,南山阙迥临。

兰釭竟晓燄,琪树欲秋阴。

霄汉惭联步,貂蝉愧并簪。

德容温比玉,王度式如金。

鱼水千里运,箫韶九奏音。

代天惊度日,掷地喜开襟。

文武时方泰,唐虞道可寻。

忝陪申及甫,清净奉尧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宿斋移止于集贤院叙情见寄之什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

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

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

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

宪府日多事,秋光照碧林。

干云岩翠合,布石地苔深。

忧悔耿遐抱,尘埃缁素襟。

物情牵局促,友道旷招寻。

颓节风霜变,流年芳景侵。

池荷足幽气,烟竹又繁阴。

簪组赤墀恋,池鱼沧海心。

涤烦滞幽赏,永度瑶华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秋怀奉寄朱补阙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

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

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