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周羽士

岂是黄金不铸颜,刚风浩劫又吹还。

月明笙鹤缑山顶,归向蓬莱第几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难道不是黄金也无法塑造容颜,强劲的风灾一次次把它吹散。
在明亮月光下,笙瑟和仙鹤在缑山之巅起舞,它要回归的是蓬莱仙境的哪一等级呢?

注释

黄金:比喻美好的容貌或青春。
刚风:形容猛烈的风,象征苦难或变故。
浩劫:极大的灾难或困境。
笙鹤: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常乘笙鹤往来,象征仙境。
缑山:古代神话中的仙山。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岛,象征理想或仙境。
第几班:指蓬莱仙境中的等级或序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作品,名为《伤周羽士》。从这四句诗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哀思和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首句“岂是黄金不铸颜”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逝者英年早逝的惋惜。黄金比喻高洁与坚韧,铸颜则指面容依旧,但这里却用反问的方式强调其生命之脆弱。

“刚风浩劫又吹还”描绘了一种悲壮与无常的情景,刚风浩劫象征着无法阻挡的大自然力量或时代变迁,而这股力量如同吹散了逝者的形迹,使其不复存在。

第三句“月明笙鹤缑山顶”则是对逝者生前的境遇的一种描写。月光之下,笙鹤(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乐器或鸟类)在山顶的境况,给人一种超脱尘世、凄清孤寂的感觉。

最后一句“归向蓬莱第几班”则是对逝者灵魂所处之地的一种想象。蓬莱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岛,这里用来比喻逝者的灵魂可能已归于某个美好的地方,而“第几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中境遇的好奇与不解。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哀思和生前境遇的描绘,表现出诗人深切的怀念之情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其二)

抱瓮何人灌药畦,金衔为尔驻平堤。

村桥野店景无限,绿水晴天思欲迷。

横笛乍随轻吹断,归帆疑与远山齐。

凤城回望真堪画,万户千门蒋峤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登周处台同王溯山作

高台多春风,旭日照彼岨。

揽袂试登临,怀古遥踟蹰。

昔者周孝侯,奋身三恶除。

家本罨画溪,折节此读书。

古今同一辙,与君皆侨居。

工愁吴季重,深情王伯舆。

抗志慕贤达,悠悠千载馀。

形式: 古风

和萧少卿见庆新居(其二)

惊蓬偶驻知多幸,断雁重联惬素期。

当户小山如旧识,上墙幽藓最相宜。

清风不去因栽竹,隙地无多也凿池。

更喜良邻有嘉树,绿阴分得近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又和游光睦院

寺门山水际,清浅照孱颜。

客棹晚维岸,僧房犹掩关。

日华穿竹静,云影过阶闲。

箕踞一长啸,忘怀物我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