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树春烟重,庭花午影圆。
人边无限地,鸟外有馀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和谐之美。"水树春烟重"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春天的水边,花开得正浓密,而树木在春风中摇曳,带来的是一种朦胧而柔和的感觉。
紧接着"庭花午影圆",则是从室内望出去的情景,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投射到庭院中的花朵上,它们在金色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饱满和生机勃勃。这里的"圆"字形象地表达了花朵盛开时的姿态。
第三句"人边无限地",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人的活动范围与自然环境相对照,从而衬托出自然界广阔无垠的特点。这里的人,似乎已经融入到大自然之中,与之和谐共生。
最后一句"鸟外有馀天"则更进一步地扩展了视野,不仅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即便是飞翔在空中的鸟儿,也觉得自己所处的天空还有更多未被探索的领域。这个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广博,而且暗示着诗人对自由和无限可能性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生动的情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在这里,时间似乎被静止,而空间则被无限扩张。
不详
文学家、书法家。一字安仁。后晋把幽州割让给契丹,其祖举族南迁,定居于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南)。屡试不中,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
寒食少天色,春风多柳花。
倚楼心目乱,不觉见栖鸦。
秋霁露华清带水,月明天色白连河。
夜阑澄影星微动,瑟瑟层飔上下波。
飞近素霜时灭没,去衔红叶共悠扬。
花心何处无休歇,秋蝶双翎花树荒。
瘦碧两三茎,萧萧雨又晴。
江湖未归客,不忍听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