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

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注释

画图:对山水自然景观,泼墨为图,谓之画图。
曾识:曾经认识。
方:用作时间副词。
才,方才。
不如:不及,比不上。
谓前者比不上后者,即零陵郡胜过画图。
城郭:城,本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
郭,本指外城。
城郭,为都邑之称,这里指永州府古城。
恰:正好。
山川:山河。
侯:1104年(宋崇宁三年),宋徽宗赵佶赐封柳宗元为“文惠侯”,世人敬称“柳侯”。
余,剩,引申为遗留、遗存。
驿亭:古时在大道上所设立的交通站,是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幽绝:幽,僻静。
绝,极。
幽绝,形容十分寂静,引申为幽雅。
堪:可,能。
垂钓:钓鱼。
岩石:指岩洞,如朝阳岩。
虚明:虚,空。
明,光明。
虚明,谓岩洞宽阔明亮。
拈:用手指头取物。
茅栋:茅,即白茅,俗称茅草。
栋,房屋的正梁。
茅栋,即茅秆。
移居:挪动居所。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于零陵郡的深情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首句"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未如"表达了诗人之前虽通过画图认识零陵,但真正亲临其境才发现现实远超过画中的美丽。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真实体验的追求和欣赏。

"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馀"一句,通过对零陵地理位置的描写,强调了这片土地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这里的“潇水”与“柳侯”都是指具体的地名或历史人物,其使用增添了一丝古意,同时也突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室虚明可读书"一段,则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之中的宁静与孤独情怀。这里的“驿亭”、“堪垂钓”、“岩室”,都是山林间的小屋或避难所,通过这些景象,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的平静。

最后,“欲买冉溪三亩地,手苫茅栋径移居”则是诗人的决心和愿望。这里的“冉溪”,也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手苫茅栋径移居”则展示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亲近的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零陵美景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以及他对于宁静生活方式的向往。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鼓山用馀干赵相韵

城郭区区一聚埃,江山如此信佳哉。

挟龙相国骑箕去,招鹤仙人弭节来。

试问炊粱成短梦,何如煨芋拨残灰。

危亭更著文公扁,日落山空未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墙西一首

只留一影伴山房,坐待墙西隙月光。

鹤忽归来寻旧里,燕犹相对语斜阳。

虽无传附青云显,赖有书消白日长。

万一载醪人问字,为言侬仅识偏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暝色

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

荷锄归别墅,乞火到邻家。

疏鼓闻更远,昏灯见字斜。

小轩风露冷,自起灌兰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暮春一首

谢馆王亭安在哉,荒村亦自有池台。

苦嫌野蔓萦纡竹,甚爱残花点缀苔。

老送病来推不得,欢随春去挽难回。

未应寂寞无心赏,墙下葵榴次第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