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天竺灵隐二寺顷岁亦布衣一游及赴镇会稽不敢以登临自适竟不复到寺寺多猿猱谓之孙团弥长其类因追思为诗二首(其一)

翠岩幽谷高低寺,十里松风碧嶂连。

开尽春花芳草涧,遍通秋水月明泉。

石文照日分霞壁,竹影侵云拂暮烟。

时有猿猱扰钟磬,老僧无复得安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幽静寺庙风光的诗。诗人通过对翠岩、幽谷、高低寺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十里松风碧嶂连"则进一步扩大了画面的广阔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开尽春花芳草涧,遍通秋水月明泉"两句,通过对四季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寺庙周围自然环境的美丽和丰富。春天百花盛放,夏季溪流潺潺,秋天清澈见底,冬夜月光如洗,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风情。

"石文照日分霞壁,竹影侵云拂暮烟"两句,则通过对岩石、日光和竹叶的描写,突出了寺庙内外空间的宁静与神秘。岩石在阳光下映射出文字般的纹理,竹叶随着晚风轻轻摇曳,都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时有猿猱扰钟磬,老僧无复得安禅"则揭示了诗中的一种矛盾。尽管寺庙环境宁静,但偶尔猿猱的叫声和敲击钟磬的声音,却打破了老僧修行时的平静,让他无法达到禅定的境界。这也反映出在追求心灵安宁的过程中,外界干扰是难以避免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对宗教修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收录诗词(145)

李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字:公垂
  • 籍贯:亳州(今属安徽)
  • 生卒年:772—846

相关古诗词

杭州天竺灵隐二寺顷岁亦布衣一游及赴镇会稽不敢以登临自适竟不复到寺寺多猿猱谓之孙团弥长其类因追思为诗二首(其二)

人烟不隔江城近,水石虽清海气深。

波动只观罗刹相,静居难识梵王心。

鱼扃昼锁龙宫宝,雁塔高摩欲界金。

近日尤闻重雕饰,世人遥礼二檀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若耶溪

岚光花影绕山阴,山转花稀到碧浔。

倾国美人妖艳远,凿山良冶铸炉深。

凌波莫惜临妆面,莹锷当期出匣心。

应是蛟龙长不去,若耶秋水尚沈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拜三川守

恭承宠诏临伊洛,静守朝章化比闾。

风变市儿惊偃草,雨晴郊薮谬随车。

改张琴瑟移胶柱,止息笙篁辨鲁鱼。

唯有从容期一德,使齐文教奉皇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