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恭承宠诏临伊洛,静守朝章化比闾。
风变市儿惊偃草,雨晴郊薮谬随车。
改张琴瑟移胶柱,止息笙篁辨鲁鱼。
唯有从容期一德,使齐文教奉皇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伊洛地区的场景,反映了其在新岗位上的心理状态和担当之重。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文教事业的重视,以及对皇权的尊崇。
"恭承宠诏临伊洛,静守朝章化比闾" 表示诗人以谦逊的态度接受皇上的命令,前往伊洛地区担任官职,致力于保持朝廷法制的纯洁与正统,同时在民间推行文教之事,以达到教育和教化百姓的目的。
"风变市儿惊偃草,雨晴郊薮谬随车" 描述了诗人到达任所后,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化,这里的“风变”、“雨晴”象征着政治气候的多变,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和对未来变化的警觉。
"改张琴瑟移胶柱,止息笙篁辨鲁鱼"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新的岗位上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比喻为调弦乐器,以寻求内心的平静。同时,通过对音乐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修养和情感抒发的追求。
"唯有从容期一德,使齐文教奉皇居" 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了自己的治理理念,即以宽厚、从容的态度去实践一种高尚的品德,并通过推广文教事业来维护皇权的尊严和稳固。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更透露出其对于治理之道的思考与追求。
不详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油幢并入虎旗开,锦橐从天凤诏来。
星应魏师新鼓角,地嫌梁苑旧池台。
日晖红旆分如电,人拥青门动若雷。
伊洛镜清回首处,是非纷杂任尘埃。
昔人别馆淹留处,卜筑东山学谢家。
业桂半空摧枳棘,曲池平尽隔烟霞。
重开渔浦连天月,更种春园满地花。
依旧秋风还寂莫,数行衰柳宿啼鸦。
商颜重命伊川叟,时事知非入洛人。
连野碧流通御苑,满阶秋草过天津。
每惭清秩容衰齿,犹有华簪寄病身。
驱马独归寻里巷,日斜行处旧红尘。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