湓浦早冬

浔阳孟冬月,草木未全衰。

祗抵长安陌,凉风八月时。

日西湓水曲,独行吟旧诗。

蓼花始零落,蒲叶稍离披。

但作城中想,何异曲江池。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浔阳在深秋十月,草木还未完全凋零。
只消抵达长安街头,八月的风已让人感到凉意。
日落时分走在湓水边,独自吟诵旧时的诗句。
蓼花开始凋落,蒲叶渐渐枯萎。
但只要想象自己在城市之中,这里与曲江池又有何区别呢?

注释

浔阳:古代地名,今江西九江市。
孟冬:农历十月,初冬。
祗:仅仅,只。
抵:到达。
长安陌:长安的大道,代指长安城。
凉风八月时:八月的凉风,暗示北方的气候。
湓水曲:湓水的弯曲处,湓水是长江的支流。
独行吟:独自散步且吟诗。
旧诗:从前写的诗或回忆中的诗句。
蓼花:一种开白色或淡红色小花的草本植物。
零落:凋谢,飘落。
蒲叶:菖蒲的叶子,一种水生植物。
稍离披:逐渐分散或脱落的样子。
城中想:对城市的思念或想象。
曲江池:唐代长安的一个著名景点,有池塘和园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幽雅的秋景,诗人在浔阳孟冬月(即早冬时节)时,感受到草木尚未完全凋零的生机。长安陌头的凉风吹拂,是八月的季节特有。在夕阳西下的湓水曲折处,诗人独自漫步,吟诵着旧时的诗篇。

蓼花开始零落,蒲叶也逐渐展开。这一切让诗人在城中思绪万千,他感到自己与那曲江池畔的景致并无二致。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情怀,以及对自然美景深厚的情感。

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文风和深入人心的意境闻名,这首《湓浦早冬》正体现了他这种特色的同时,也展现了唐代诗词中常见的意境交融和情与景的对应。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登阊门闲望

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誇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窗中列远岫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

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

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空。

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

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

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

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

猿苦啼嫌月,莺娇语䛏风。

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

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

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

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

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

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

灯下青春夜,尊前白首翁。

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感事

服气崔常侍,烧丹郑舍人。

常期生羽翼,那忽化灰尘。

每遇凄凉事,还思潦倒身。

唯知趁杯酒,不解鍊金银。

睡适三尸性,慵安五藏神。

无忧亦无喜,六十六年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