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次杜工部送校书二十六韵

览镜觉发变,饮酒病目赤。

四十更七年,老瘦见骨脊。

读书才数行,孤寡愧文伯。

素无浴沂资,何以学曾晰。

仕岂不为贫,廿年强为客。

守俸如井泉,虚名颇烜赫。

不似无官轻,江湖任落魄。

乏此盖代功,万钟亦何益。

萦绊未得归,荒此山中宅。

成化甲辰秋,将命江浙适。

食我者其谁,安得辞此役。

北瞻太华高,南顾匡庐碧。

何处是帝京,使我愁日积。

未毕出使功,何敢念疏戚。

每恨四牡迟,苍忙不暖席。

相君正崇忧,小臣亦奋激。

西北谁劳来,流移未占籍。

更闻棘门军,秋屯若戏剧。

捐生固其宜,君恩亦岂窄。

时事每如此,终夜恒怵惕。

况值催督劳,对食未遑吃。

奔走当北风,面垢无润泽。

曰米敢厌粗,幽并已无麦。

欲共实鸿翔,嗟哉少六翮。

吾徒将何如,始终保金石。

誓不随颓波,但恐负曩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江源在仕途与生活中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句“览镜觉发变”,诗人通过观察自己的镜像,发现岁月的痕迹,感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接着,“饮酒病目赤”则暗示了诗人可能借酒消愁,但饮酒过量导致身体不适,反映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四十更七年,老瘦见骨脊”描绘了诗人年岁渐长,身体日渐消瘦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凄凉。而“读书才数行,孤寡愧文伯”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问不足、孤独无依的自责与遗憾。

“素无浴沂资,何以学曾晰”引用孔子弟子曾皙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无闲暇享受自然之乐,却渴望学习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洒脱。接下来,“仕岂不为贫,廿年强为客”道出了诗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在外漂泊多年,饱受艰辛的事实。

“守俸如井泉,虚名颇烜赫”描述了诗人虽然生活清贫,但官位名声却颇为显赫,这既是一种讽刺,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虚伪与矛盾。诗人随后表达了对无官职者的羡慕,认为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官场束缚。

“乏此盖代功,万钟亦何益”强调了真正的贡献与成就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面对未能归家的现状,诗人感到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北瞻太华高,南顾匡庐碧”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何处是帝京,使我愁日积”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忧虑。

“未毕出使功,何敢念疏戚”表明了诗人即使在公务繁忙之际,也不忘关心国家大事,体现了他对职责的忠诚与担当。而“每恨四牡迟,苍忙不暖席”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紧迫、事务繁多的焦虑。

“相君正崇忧,小臣亦奋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担忧,以及自己作为小臣的积极态度。接下来,“西北谁劳来,流移未占籍”关注了流离失所者的命运,体现了诗人的人道关怀。

“更闻棘门军,秋屯若戏剧”描绘了军队在秋天驻扎的情景,可能暗指战争或军事行动,诗人对此表示同情与理解。而“捐生固其宜,君恩亦岂窄”则表达了对牺牲者的尊重与对君主恩德的感激。

最后,“时事每如此,终夜恒怵惕”反映了诗人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的警觉与不安。面对催促与劳顿,诗人甚至在吃饭时也无法放松。“奔走当北风,面垢无润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忙碌奔波、身心俱疲的状态。

“曰米敢厌粗,幽并已无麦”表达了诗人对粮食短缺的担忧,进一步凸显了生活的艰难。而“欲共实鸿翔,嗟哉少六翮”则比喻了诗人希望有所作为,但缺少实现目标的条件与机会。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与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154)

江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荣感卷为文尊道题

忆我生六期,颇识人事时。

父母鞠育深,出入恒相随。

抚背恐我寒,摩腹恐我饥。

七岁教识字,八岁教诵诗。

九岁教习礼,十岁遣从师。

愿我学大贤,望我光门楣。

此德何所以,天地辄拟之。

思欲甘旨奉,贫贱难为资。

幸叨禄养日,双亲久暌离。

冢木已合抱,二十年于兹。

徒然五鼎富,不及□粥糜。

金紫纵被体,安得如斑衣。

风木鼓长恨,蓼莪有馀悲。

文君我好友,兹事同襟期。

督赋互庾岭,持卷索我诗。

荣感触寸心,涕泗双交颐。

援笔欲中止,勉强赋此词。

君方百里寄,循良恒见推。

扬名以亲显,亦足申吾私。

寄言共努力,忠孝长相思。

形式: 古风

鹡原别意为李大参德馨作

爱君好兄弟,怡怡两峥嵘。

苏湖服至教,旬宣播芳馨。

千里念契阔,一朝来合并。

连床话曩昔,共此灯烛莹。

潇潇夜风雨,良会非彭城。

底须赋春草,乐哉埙篪声。

兄弟既好合,忽忆故园行。

徘徊不忍舍,翻然歌鹡翎。

嗟嗟此羽毛,急难飞且鸣。

物性有如此,况乃骨肉情。

写图送将归,临路独屏营。

有诗君且赋,有酒君且倾。

人生异南北,聚散如浮萍。

归舟趁南风,采石几日程。

相思无了日,且看章江横。

形式: 古风

山水图为蒋时雍题

大山如翁立,小山如孙陪。

千峰碧逶迤,万仞青崔嵬。

岩前泻瀑布,澎湃如奔雷。

白练几千尺,走涧仍萦回。

其间有幽人,结茆此山隈。

不是避秦人,爱此山水佳。

草屋八九间,中有古樽罍。

朝夕契至理,岂独泉石怀。

秋风落井桐,春光泄园梅。

课子读周易,呼奴扫莓苔。

径路绝轮軮,蓬门为谁开。

翻思商山翁,翊储今在哉。

更叹柴弃令,枉赋归去来。

异哉此中老,名迹俱与埋。

功名叹我辈,奔走九陌埃。

白发兼龙钟,征车犹未回。

贻此山灵嘲,招彼猿鹤猜。

披图为君赋,临楮空徘徊。

形式: 古风

张兵备招游西隐寺

虔州说西隐,山水俱清幽。

故人稍公暇,折简招我游。

户舆渡赣水,衲子迎道周。

崚层步石蹬,举首见虎头。

佛阁对酒坛,飞翠连天浮。

汝弼有佳句,妙墨壁上留。

从来僧境嘉,何必寻丹丘。

修竹荫烈日,芙蓉殿残秋。

清爽涤万虑,寂静忘百忧。

主人有美酒,绮席罗珍羞。

觞酌不可限,无乃清绸缪。

虽无丝竹音,清歌胜齐讴。

颓然醉复醒,香茗三四瓯。

与发淩山椒,两腋风飕飕。

欢浃两忘返,山西夕阳收。

嗟哉此胜会,长揖谢君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