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聚杂题.翠微庵

胜境增添岂偶然,已前无屋事金仙。

巨灵擘到三千丈,向老基来八百年。

远远别山来白足,重重峻宇出青莲。

端严石像庵犹在,若个寻庵复坐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慧聚杂题中的翠微庵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座古刹的庄严与历史的沉淀。首句“胜境增添岂偶然”,开篇即点明了翠微庵所在之地的非凡之处,并非偶然得名,暗示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自然之美。

“已前无屋事金仙”一句,巧妙地将庵堂的建立与佛教信仰相联系,金仙在这里指代佛祖或菩萨,表达了庵堂自古以来就是供奉神灵之所,体现了宗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巨灵擘到三千丈,向老基来八百年”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庵堂所处之地的壮观景象,仿佛巨灵之力开辟了如此宏大的空间,而庵堂本身则历经八百年风雨,见证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

“远远别山来白足,重重峻宇出青莲”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庵堂的环境与氛围,白足和尚的远行与青莲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寓意着修行者的纯洁与高洁,以及庵堂内外的清幽与宁静。

“端严石像庵犹在,若个寻庵复坐禅”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描述庵中端严的石像,以及对寻访庵堂并再次静坐修行的期待,表达了对庵堂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对佛教精神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追求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翠微庵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宗教文化融合的独特审美情趣,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深厚情感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

李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慧聚杂题.灵山讲堂

佛度亿万众,山是说经所。

今人说猊座,亦作潮音主。

何必诸比丘,曾见五花雨。

面壁无说人,家风自一祖。

形式: 古风

慧聚杂题.月华阁

依稀瑶径通云隙,藓石模糊数千尺。

昂者如飞俯者驰,叠叠寒空翠光滴。

影高中逗日月辉,阴助草灵春不识。

王屋壶中体浅深,来者增添爱山僻。

有人隐几每忘饥,姓名自愧樊中客。

结庐纵拟续琴歌,却忆猿惊旧山侧。

形式: 古风

慧聚杂题.东斋

峭绝山根野水旁,栏干瞰水有山房。

鱼藏似识秋风冷,僧睡那知世路忙。

金磬一声清恋竹,石矶数级碧皴霜。

耻罍未忍轻归去,班嗣垂纶此兴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慧聚杂题.又依向主簿韵

鹭飞万顷碧光中,楚楚缁庐枕水穷。

事外有缘三径邃,眼前无碍九霄通。

转山僧道筇携雨,载月渔归席挂风。

一切世间虚幻事,隔堤请看数枝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