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笛三春吹不落。曾夜把、残云嚼。
直红到、罗浮天一角。人睡否,花初觉。
花睡否,人初觉。世界燕支容易着。嫌缟素、衣裳薄。
怎仙子也将时样学。悄地让,仙郎索。
蓦地怕,渔郎错。
不详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碧云路永。叹夜深徙倚,瑶情难赠。
玉手捣霜,悟后狂香也飞定。
金粟堆中小立,从空际、飘来仙磬。
要耐得、水样寒宵,偷剪露黄冷。妆褪晓不整。
向一尺软波,独自窥镜。
怨蛾队暝,锁梦秋山古菭净。
开到淮天尽处,还怕有、骚魂私等。
又寂寂、凉吹晚,雀屏颤影。
瑶华寄语。正碧山唤起,仙梦如雾。
剪碎秋心,寸感难销,微熏冷麝悽苦。
金风翠雨全身湿,浑不见、花魂来处。
待问他、小谪根由,头白广寒宫女。
惆怅蛛丝藓砌,嫩凉过几日,霜讯飘羽。
一角蟾天,似有低鬟,悄倚县香幽树。
残烟剩水年芳在,算错向、影娥池住。
自甚时、都没行踪,付与暗尘为主。
风雪呼安道。记那日、孤舟感事,江花江草。
细雨春寒渔村路,一幅移家画稿。
曾几上通天台表。
水火干戈中出入,只文章、血性真奇宝。
从虎口,发高调。吉光片羽休嫌少。
得良朋者般珍重,墨痕都笑。
但使今生逢知己,那怕三生潦倒。
毕竟是才人命好。
三复遗编三太息,有吴门、暗泪苏门啸。
幸不共,劫灰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