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讶客神犹寒,吟窗易晓,春色无柳。梅梢。尚留顾藉,滞东风、未肯雪轻飘。知道诗翁欲去,递香要送兰桡。清标。会上丛霄。千里阻、九华遥。料今朝别后,他时有梦,应梦今朝。河桥。柳愁未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残月未落,在地上留下昏暗的影子。在这样一个元宵刚过的早春时节,我与客人吟诗酬唱度过了这送别前的不眠之夜,天色已晓。春寒料峭,让我对即将远行的诗友无限怜悯,更加上春意未浓,让人心绪无聊。眼前突然出现几树早几树早梅,在那梅梢上,尚有数朵残梅在迎风怒放。洁白的花儿好像对谁依依不舍似的,在东风中滞留残存,不肯像雪花一样随风凋零。它又好像知道友人要就此远去,所以用扑鼻的清香送他上船,以慰藉他那忧伤的心。你文采高逸,一定会像那明月一样直上重霄,令人景仰赞叹。只可惜你所赴任的九华与我相隔千里之遥,路途险阻,今后若欲相见,将会非常困难。今朝分别的情景,我想一定会在你我的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会时时再现于你我今后

注释

霭:即霭霭,形容月光昏暗的样子。
芳阴:即月影。
“芳”是为了增添词的色彩而加的修饰。
乍:此处是正好刚刚的意思。
顾藉:顾惜。
诗翁:对友人的敬称。
兰桡:代指船。
桡,船桨。
清标:指清美脱俗的文采。
会:定当,定要。
柳愁未醒:是对柳树尚未绽芽吐绿的含蓄说法。
行人:指即将远行的友人。
越魂:指越中送行的词人自己。

鉴赏

这首宋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赴任九华山的场景。开篇“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点明了时节,元宵过后,春意虽浓,但仍有几分寒意。词人惊讶于友人的衣袖仍带冬日的凉意,暗示了友人即将远行的离愁。

“梅梢。尚留顾藉,滞东风、未肯雪轻飘”借梅花未完全凋谢,滞留在春风中不愿飘落,象征着友人对故乡的依恋。接下来,“知道诗翁欲去,递香要送兰桡”表达了词人理解友人的心情,愿以香烟和兰舟相送,寄托深情。

下片转向对未来的想象,“清标。会上丛霄”,赞美友人才情出众,将登高远望,词人祝愿他仕途顺利。“千里阻、九华遥”则写出路途遥远,别后的思念将绵延千里。词人设想别后,即使在梦中,也会常常梦见今日的离别情景。

“河桥。柳愁未醒,赠行人、又恐越魂销”通过河桥边的柳树表达离别的哀愁,担心友人的离去会让柳树也因伤感而无暇抽芽。最后,词人深情地叮嘱:“留取归来系马,翠长千缕柔条”,希望友人归来时,这青翠的柳条能成为他们重逢的标志。

整首词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又寄托了深深的离别之情,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收录诗词(107)

周端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词人。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寓临安。宋周密《武林旧事》云其曾经“御前应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释斯植《采芝集·挽周彦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词作今存九首,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其中有四首“西湖”词。亦能诗,《诗家鼎脔》及《宋诗纪事》收其诗九首。有《葵窗词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三辑有其诗一卷。诗,以影印文渊阁《四车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 字:彦良
  • 号:葵窗
  • 籍贯:建业(今南京)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

华堂帘幕飘香雾。一搦楚腰轻束素。翩跹舞态燕还鹭,绰约妆容花尽妒。樽前谩咏高唐赋,巫峡云深留不住。重来花畔倚阑干,愁满阑干无倚处。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春归怨.越调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

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

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

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

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

燕子不归来,风絮乱吹帘竹。

误文姬、凝望久,心事想劳频卜。

但门掩黄昏,数声啼鴂,又唤起、相思一掬。

形式:

贺新郎.代寄

怕听黄昏雨。到黄昏、陡顿潇潇,雨声不住。

香冷罗衾愁无寐,难奈凄凄楚楚。

暗试把、佳期重数。

楼外一行征雁过,更偏来、撩理芳心苦。

心自苦,向谁诉。菱花憔悴羞人觑。

欢红低翠黯,不似旧家眉妩。

目断阳台幽梦阻,孤负朝朝暮暮。

怕泪落、瑶筝慵拊。

手捻梅花春又近,料人间、别有安排处。

云碧袖,为君舞。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清夜游.越调

西园昨夜,又一番、阑风伏雨。清晨按行处。

有新绿照人,乱红迷路。

归吟窗底,但瓶几留连春住。

窥晴小蝶翩翩,等闲飞来似相妒。迟暮。

家山信杳,奈锦字难凭,清梦无据。

春尽江头,啼鹃最凄苦。

蔷薇几度花开,误风前、翠樽谁举。

也应念、留滞周南,思归未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