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独夜有怀吴体见寄

病鹤带雾傍独屋,破巢含雪倾孤梧。

濯足将加汉光腹,抵掌欲捋梁武须。

隐几清吟谁敢敌,枕琴高卧真堪图。

此时枉欠高散物,楠瘤作樽石作垆。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寒冷孤寂的夜晚,独自居住在破旧的屋子里的情景。"病鹤带雾傍独屋",鹤因病痛而行走在迷雾中的空旷屋旁,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孤独与不幸。"破巢含雪倾孤梧"则是鹤的巢穴因风雪而破损,孤单的梧桐树上积雪,凄凉之情溢于言表。

接着,"濯足将加汉光腹"和"抵掌欲捋梁武须"两句,诗人似乎在通过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想象来慰藉自己,"濯足"是洗脚的意思,准备如古时隐者一般生活在山林之中;而"抵掌"则是摩挲长发的动作,表明诗人想要效仿那些不问世事、悠然自得的高士。

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隐几清吟谁敢敌"和"枕琴高卧真堪图"两句展现出来。"隐几"是指隐居的几案,"清吟"则是清脆的歌声,诗人在深山中以琴声自娱,仿佛挑战世间一切;而"枕琴高卧真堪图"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依靠着琴,高卧于床,心境超然,如同画中仙境。

最后两句"此时枉欠高散物,楠瘤作樽石作垆"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泊和对自然界的顺应。"枉欠"意味着不需要、不必;"高散物"则是指不必追求高贵或珍奇之物;而"楠瘤作樽石作垆"则是在形容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接受与享受,楠木的瘤疣被用来当作酒杯,石头则成为坐垫,这种自然无为的状态,是对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思想的一种诠释。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接受与适应,更是对传统文化中隐逸理想的一种追求和颂扬。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

上以生神仙,次云立仁义。

玄机一以发,五贼纷然起。

结为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不测似阴阳,难名若神鬼。

得之升高天,失之沈厚地。

具茨云木老,大块烟霞委。

自颛顼以降,贼为圣人轨。

尧乃一庶人,得之贼帝挚。

挚见其德尊,脱身授其位。

舜唯一鳏民,冗冗作什器。

得之贼帝尧,白丁作天子。

禹本刑人后,以功继其嗣。

得之贼帝舜,用以平洚水。自禹及文武,天机?然弛。

姬公树其纲,贼之为圣智。

声诗川竞大,礼乐山争峙。

爰从幽厉馀,宸极若孩稚。

九伯真犬彘,诸侯实虎兕。

五星合其耀,白日下阙里。

由是圣人生,于焉当乱纪。

黄帝之五贼,拾之若青紫。

高挥春秋笔,不可刊一字。

贼子虐甚斨,奸臣痛于箠。

至今千馀年,蚩蚩受其赐。

时代更复改,刑政崩且陊。

予将贼其道,所动多訾毁。

叔孙与臧仓,贤圣多如此。

如何黄帝机,吾得多坎踬。

纵失生前禄,亦多身后利。

我欲贼其名,垂之千万祀。

形式: 古风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七)叉鱼

列炬春溪口,平潭如不流。

照见游泳鱼,一一如清昼。

中目碎琼碧,毁鳞殷组绣。

乐此何太荒,居然愧川后。

形式: 古风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一)网

晚挂溪上网,映空如雾縠。

闲来发其机,旋旋沈平绿。

下处若烟雨,牵时似崖谷。

必若遇鲲鲕,从教通一目。

形式: 古风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五)钓车

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辀小。

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

心将潭底测,手把波文袅。

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

形式: 古风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