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五)钓车

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辀小。

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

心将潭底测,手把波文袅。

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翻译

在广阔的湖海中寻求快乐,不嫌华辀(华丽的马车)微小。
月光下轻轻抛出一声,惊动了滩头的鸟儿。
心中揣测潭水深浅,手中握着波纹荡漾。
却不知何处能寻到疾驰的快车,眼前只有平静的水面辽阔无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五)钓车》。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得乐湖上钓鱼的情景,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生活的心境。

"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辀小"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人在得乐湖上追求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快乐,而不仅仅是对物质世界的占有或享受。

"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 这两句则通过月光下投竿的声音惊吓了岸边的鸟儿,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动,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自然界深刻感应和尊重。

"心将潭底测,手把波文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钓鱼时的心境。他不仅用眼睛观察水中的变化,更是用心去体会和测量那看不见的水底世界。同时,他的手则紧握着渔具,感受着水波的节奏。

"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 这两句则转向对远方奔驰的车马的追寻,并且现在眼前只有平静无波的湖面。这既是对现实生活中急遽变化的一种反思,也是诗人内心对于宁静安逸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钓鱼活动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思想情操。皮日休在此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感的独特领悟。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四)钓筒

笼籦截数尺,标置能幽绝。

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

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

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

形式: 古风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九)鸣桹

尽日平湖上,鸣桹仍动桨。

丁丁入波心,澄澈和清响。

鹭听独寂寞,鱼惊昧来往。

尽水无所逃,川中有钩党。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十二)种鱼

移土湖岸边,一半和鱼子。

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

一月便翠鳞,终年必赪尾。

借问两绶人,谁知种鱼利。

形式: 古风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十三)药鱼

吾无竭泽心,何用药鱼药。

见说放溪上,点点波光恶。

食时竞夷犹,死者争纷泊。

何必重伤鱼,毒泾犹可作。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