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耕图

融风煽时燠,东皋农事起。

田畯遵时令,平秩从兹始。

沟塍纡以直,畚锸烟云里。

腰镰乍刈葵,携馌齐□□。

炊黍鹑野际,熙阳鸾旂丽。

京坻襜襜衣,剡剡染场履。

天近雨粟多,日临土膏美。

汗漫八骏游,芜没三推址。

眷此省耕仪,风规传画史。

愿置黼座前,劳农振前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画家董其昌笔下的《省耕图》场景,生动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劳动景象和农事活动的有序进行。

开篇“融风煽时燠”,描绘了春风吹拂,大地回暖的景象,预示着农事的开始。接着“东皋农事起”点明地点与主题,东边的田野上,农事活动逐渐展开。田间劳作的农民遵循时节,按照农事历法安排工作,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沟塍纡以直,畚锸烟云里”描绘了农田的规划与劳作情景,弯曲而整齐的田埂,农民们挥舞着畚锸在烟云缭绕中辛勤工作。接着“腰镰乍刈葵,携馌齐□□”描述了收割与送饭的场景,农民们弯腰割葵菜,同时有人负责送饭给劳作的人们,体现了农耕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关爱。

“炊黍鹑野际,熙阳鸾旂丽”描绘了炊烟袅袅升起,阳光明媚,象征着丰收的希望。人们在田野间忙碌,炊烟与阳光交织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接着“京坻襜襜衣,剡剡染场履”描绘了收获后的场景,谷物堆积如山,人们穿着干净的衣服,脚踏着染色的鞋履,展现出农忙后的喜悦与满足。

“天近雨粟多,日临土膏美”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雨水丰沛,土地肥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最后“汗漫八骏游,芜没三推址”通过比喻手法,赞美了农夫们的辛勤劳动如同八骏奔腾,即使在荒废的土地上也能创造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眷此省耕仪,风规传画史”表达了对古代农耕仪式的敬仰,这些仪式被记录在画史上,成为后世学习与传承的典范。“愿置黼座前,劳农振前轨”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农耕文化的推崇,希望将这种农耕精神置于显要位置,激励后人继续发扬光大。

整首诗通过对《省耕图》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劳动之美、和谐之景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也蕴含了对农耕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深思。

收录诗词(579)

董其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忧旱吟

忧国愿年丰,岁事屡艰虞。

经春书不雨,首夏犹脩雩。

油云若待族,闾里都向隅。

未必金石流,其如禾麦枯。

不晓神灵意,果为乾封乎。

我欲登天门,为众吁以呼。

圣道方冲融,时霖应岂诬。

将无水貉尤,傥尔肥遗辜。

屯膏感玄象,修禳关庙谟。

于公一平谳,犹腾焚尪巫。

况乃吾皇仁,嘘吸通轧枢。

愿进云汉篇,庶望商霖濡。

六事既改观,三农亦登苏。

恨无双羽翼,空抱蒿目愚。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清秋瀛州亭论学

我生宣尼后,雅意窥道源。

雕虫愧小技,鱼蠹综群言。

空玄费研剖,怅怅岐路繁。

幸兹先觉者,秉铎开蒙昏。

幽讨濂与洛,上穷羲与轩。

秋空发灵籁,水落见天根。

吾无隐乎尔,目击教巳存。

虚往而实归,玄亭何足论。

记取瀛洲会,风规百世尊。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咏盆菊

众芳岂不妍,秋英自清绝。

意与幽人会,标名霜下杰。

容以桃李颜,艳彼茱萸节。

翩翩五陵子,佳色纷相悦。

积紫照朱茵,堆黄象金埒。

赏韵一以乖,篱堵宁辞拙。

亭亭盆中菊,偏承美人撷。

香分甘谷幽,色借冰壶洁。

对此读离骚,心魂坐莹澈。

悠然见西山,孤峰正嵚蘖。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七夕

夏律乍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河边月桂幽,汉曲天榆丽。

仙车驻七襄,札札弄机杼。

束素愁上衣,凌波泪如雨。

高楼有思妇,切念从军子。

迎寒理衣缝,映日抽纤缕。

岁岁遥相望,而无隔年聚。

如何离别悲,人称河汉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