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乍雨洗庭柯,斜阳到薜萝。
读书聊散帙,看竹偶经坡。
鸟下山初暝,月来池欲波。
幽情无著处,呼酒一高歌。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夕阳下的自然美景与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首联“乍雨洗庭柯,斜阳到薜萝”以清新之笔勾勒出雨后庭园的清新与阳光洒在藤蔓上的温暖画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自然之美。颔联“读书聊散帙,看竹偶经坡”则展现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或读书以消遣,或漫步于竹林间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颈联“鸟下山初暝,月来池欲波”通过鸟儿归巢与月亮升起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尾联“幽情无著处,呼酒一高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释放,通过饮酒高歌的方式抒发了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心灵寄托的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在面对自然美景时所流露出的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
不详
又字云从,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缓步到溪头,相看事事幽。
断云疏岛屿,落日艳汀洲。
水静夫容夕,风生芦荻秋。
吴歌何处棹,惊起欲眠鸥。
兀兀何为者,朝曦属夕阴。
六经疑处破,一气静中深。
宵汉孤县榻,乾坤壮盍簪。
五湖秋色满,相守岁寒心。
岁冗今朝静,闭门春色深。
安居知帝力,观物见天心。
柏叶休辞醉,梅花已可吟。
但于丛竹里,日日听春禽。
年来惟好静,始觉解天韬。
山月閒相照,春风淡自陶。
床头储浊酒,镫下有离骚。
算尽人间著,无如闭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