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命如何解济人,细看存字最精神。
莫专纸上求明爱,胸次浑涵不尽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敏求所作的《寄题灵川簿廨存爱堂二首(其一)》中的第一句。诗人以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口吻,探讨了人生的命运和如何帮助他人的主题。"一命如何解济人"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有限的感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应如何以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人。
"细看存字最精神",这里的“存”字被诗人特别强调,可能寓意着珍惜和保存爱心,认为真正的关爱不应只是口头上的承诺,而应体现在日常的行动和关怀之中。"存爱"二字,既指存留爱心,也暗示了对爱的实践和传递。
"莫专纸上求明爱"进一步指出,追求爱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表达或文字上,而是要落实到内心深处,让爱充满胸襟,成为一种内在的力量。
"胸次浑涵不尽春"则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画面,即心中充满爱心的人就像春天一般温暖,其胸怀宽广,能包容万物,这种爱是源源不断的,永不枯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存爱"这一核心概念,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心,而非空谈,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不详
九陌红尘不肯居,携家租屋住西湖。
月香水影赓和靖,雨色晴光忆大苏。
诗比晚唐成冷淡,人如东野更清臞。
晴窗尽展芳编看,一片寒冰浸玉壶。
新辟书斋鹤栅宽,一帘风月尽幽闲。
百年易向忙中过,万事偏于好处悭。
漫说折腰营斗米,何如留眼看云山。
只消一卷梅花句,留得林逋在世间。
两扣云关记昔曾,重来诗眼倍晶明。
路移岩石中间入,人在洞天深处行。
玉盎虚明添翠色,霜钟清冽带秋声。
与君小摘涪翁句,留得青山不朽名。
万柳堤边住,挑云过艾东。
未应为计左,轻去犯诗穷。
双屐江湖上,清名宇宙中。
折梅作行供,香已破椒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