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敬修

荷山锦水灵秀钟,半千嘉运生英雄。

李郎年少韵洒落,天容道骨轩仙风。

下帷默与贤圣对,钩深索隐皆旁通。

肝肠盘屈叠丽锦,心胸洞彻光玲珑。

文章气燄长万丈,那应笔梦生春虹。

桂枝未折白月窟,麻衣尚走红尘中。

岩僧素有孝基眼,观人虽众无如公。

昂霄耸壑跬可待,行行不用啼途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赠李敬修》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对李敬修的赞美,展现了其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李敬修如同荷山之水般灵秀,承载着半千嘉运,孕育出英雄之才。

诗开篇即以“荷山锦水灵秀钟”起兴,将李敬修比作荷山之水,寓意其才华与气质的非凡。接着,“半千嘉运生英雄”一句,既点明了李敬修出生的时代背景,也暗示了他将在这个时代中崭露头角,成为杰出人物。

“李郎年少韵洒落,天容道骨轩仙风”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李敬修年轻而充满魅力的形象,他的气质如同天人一般,透露出超凡脱俗的道骨仙风。接下来,“下帷默与贤圣对,钩深索隐皆旁通”则赞扬了李敬修勤奋好学,不仅与古代贤哲对话,还能深入探索学问的奥秘,展现出广博的学识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肝肠盘屈叠丽锦,心胸洞彻光玲珑”两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李敬修情感丰富、内心明亮的特点,如同锦绣般细腻的情感和清澈透明的心灵。最后,“文章气焰长万丈,那应笔梦生春虹”赞美了李敬修的文章才华,其作品气势磅礴,犹如春日彩虹般绚烂多彩。

“桂枝未折白月窟,麻衣尚走红尘中”两句,以桂枝和麻衣为喻,表达了对李敬修未来成就的期待,即使目前尚未达到顶峰,但其才华和影响力已经在红尘中显现。最后,“岩僧素有孝基眼,观人虽众无如公。昂霄耸壑跬可待,行行不用啼途穷”四句,通过岩僧的视角,进一步强调了李敬修的独特才能和潜力,预示着他将如同岩僧一样,洞察世事,成就非凡,无需担心前路艰难。

整首诗通过对李敬修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魅力和才华,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赠王性之

性之自是英特人,唯恐富贵来逼身。

我非宝公亦识子,地上复见天麒麟。

眉间爽气照秋色,山水顿觉生精神。

胸中撑拄万卷读,对客倾泻如崩云。

不恨子未识和仲,但恨和仲未识君。

道山归计傥可缓,且复白帢拖红尘。

他年携我渡弱水,侥倖一看瀛州春。

诗成笑答千岩响,东崦峰头涌玉轮。

形式: 古风

次韵性之送其伯氏西上

乃翁纯孝曾种玉,一双秀干森如束。

忆昨同舟游邺都,鬓须尚带庐山绿。

只今追想如梦魂,更堪哦子阳关曲。

霜蹄暂蹶堪一笑,连璧终当照金屋。

且醉山中浩荡春,锦绣谁同赏云谷。

形式: 古风

次韵余庆长春梦

阿环梦回如堕云,砚中玉纤如醉文。

香囊翠被不复见,华清草木犹醺醺。

仙郎春光洗怀抱,柔情不断如芳草。

软风细涨玉横斜,一尾追风北山道。

词锋落纸磨秋霜,千首今馀万丈光。

从来支遁识神骏,岁月不知君意长。

形式: 古风

读庆长诗轴

韵如春水初含风,秀如兰芽新出丛。

人间何从有此客,坐令衰老忘龙钟。

新词锵金纷满眼,妙语屑玉霏无穷。

读之置卷欲仙去,风度绝似欧阳公。

儒生寒酸不上眼,江南风流翻手空。

那知此郎蹶然起,笔端五色回春工。

只今陛下固天纵,文章星斗悬高穹。

天生尧舜稷契主,君宜置在明光宫。

雪中呵手研破砚,诗成一笑天开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