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故人书至自台湾二首(其一)

炎州东望伏波船,海燕衔来五色笺;

闻有象耘芝朮地,愁无雁渡荻芦天。

息机可是逋臣意?弃杖谁应夸父怜!

只恐幼安肥遁老,藜床皂帽亦徒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煌言的诗《得故人书至自台湾二首(其一)》以炎洲(指热带地区)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接到来自台湾故人的书信时的情景。首句“炎州东望伏波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想象着书信是像海燕一样从海外飞来的,传递着珍贵的信息。“海燕衔来五色笺”形象生动,暗示信件内容可能色彩斑斓,充满异域风情。

接下来的两句“闻有象耕芝朮地,愁无雁渡荻芦天”,通过“象耕”和“芝朮”(象征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生活的想象,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无法归去的无奈与愁绪,因为没有大雁能穿越茫茫芦苇之地,象征着交通阻隔。

“息机可是逋臣意?”诗人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如逋臣(逃亡之臣)般选择隐居,放弃了尘世的纷扰。“弃杖谁应夸父怜?”又借夸父逐日的典故,表达对故人境遇的关切,以及对自己能否像夸父那样坚韧的自问。

最后两句“只恐幼安肥遁老,藜床皂帽亦徒然!”诗人担忧自己年华老去,即使有隐居的愿望,也如同“藜床皂帽”的简朴生活一样,难以实现与故人团聚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故人和自我命运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得故人书至自台湾二首(其二)

杞忧天坠属谁支,九鼎如何系一丝?

鳌柱断来新气象,蜃楼留得汉威仪。

故人尚感褰裳梦,老我难忘伏枥诗。

寄语避秦岛上客,衣冠黄绮总堪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惊闻行在之变,正值虏庭逮余亲属;痛念家国,心何能已

自分孤臣九死应,国仇家难转相仍;

埋名恨不同梅尉,誓旅知非拟骆丞。

芳草王孙归莫望,苍梧帝子去无凭。

枕戈此日将何待,仰视浮云一抚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悲愤二首(其一)

越裳行阙复为烽,痛哭敷天左袒空;

结约更无燕太子,匡扶那得窦周公!

祚移云梦谁收烬!势屈微卢亦伏戎。

岂是十旬还帝醉,故教三日借神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悲愤二首(其二)

汉家磐石重天宗,奕叶金枝并剪桐;

入塞乌孙骄射日,开基赤帝冷歌风。

虚传马渡江皋外,尚忆龙潜海峤中。

却望绛衣愁不见,舂陵夜夜气成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