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其十三)

逍遥我咏杳冥中,万物齐归各异同。

晓解精微无所著,先从含识践真空。

希夷自变刚柔理,述作纵横道不穷。

剖判三才堪测度,辉华积德上玄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我独自在无尽的虚空中自由吟唱,万物虽各有其道却共通一个道理。
清晨时分,我理解了微妙的道理,不执着于任何事物,首先从感知开始实践空灵的真理。
变化莫测的道法自然,无论是写作还是行动,都是无穷无尽的探索。
我剖析天地人三才,试图衡量和理解,积累的美德如同光辉,成就了至高无上的玄妙功夫。

注释

杳冥:深远幽暗,指宇宙或精神世界的广大无边。
精微:极其精细微妙的道理或事物。
含识:有感知和意识的存在,这里指人或生命体。
真空:佛教术语,指超越世俗的、空灵的状态。
希夷:形容深奥难测,也指道家的玄妙境界。
剖判:分析、划分。
三才: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人。
辉华:光辉灿烂,比喻美德或成就。
玄功:深奥的功绩或修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哲理性很强的诗歌,它探讨了宇宙万物、自然界和人生真理等深奥主题。

"逍遥我咏杳冥中":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作者自称“逍遥”,意味着心灵自由自在,而“杳冥”则是形容宇宙广大无边的状态。这里的“我咏”表明诗人对这种境界有深刻的体悟和赞美。

"万物齐归各异同":这句话强调了宇宙间万物虽然各自不同,却又能和谐共存,体现了一种自然界的平衡与统一。

"晓解精微无所著":诗人表达了对世间事物细微之处的洞察力,以及这种理解不受任何固定观念的束缚。

"先从含识践真空":这句表明作者要探索的是超越常规认知范围内的真理,进入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

"希夷自变刚柔理":这里“希夷”可能指的是变化莫测的自然界或人生,而“自变刚柔理”则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适应环境的智慧。

"述作纵横道不穷":这句强调了诗人的创作活动是多方位的,不受限制,能够自由地探讨各种主题和思想。

"剖判三才堪测度":“三才”通常指天、地、人,这里可能是指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诗人试图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解读和衡量这些法则。

"辉华积德上玄功":这句表达了诗人追求道德修养,希望自己的精神成就能够达到一种高深莫测的境界。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宇宙、自然及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于超越世俗认知、达到精神自在状态的向往。通过诗歌,赵炅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逍遥咏(其十八)

烘烘火色水中论,至宝须教鼎内存。

点化自然常在手,区分道理有玄门。

莫将容易誇言说,尽入虚无是我尊。

天动地神邪可畏,丹能飞走似云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逍遥咏(其六)

何处堪依仗,经心便皱眉。

世情多诡诈,业重信愚痴。

取次招他谤,违非不自知。

貌恭无德行,祸福在修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逍遥咏(其十八)

寂静皆无语,其于理一般。

若非通秘奥,故是入微端。

善可名高尚,真乘智识宽。

天长与地久,万物不相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逍遥咏(其十五)

随缘心不见,性各本来真。

恶事誇唇颊,愚痴似醉人。

忙忙何物有,急急利名亲。

入定观浮世,苍生业感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